图1 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
陈仲美,江西婺源人,明晚期宜兴紫砂巨匠。他出生于明万历年间,原在景德镇制瓷,后至宜兴制作紫砂陶。其贡献在于把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是明代极具创造性的紫砂艺术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他的紫砂作品匠心独具,据吴骞(1733—1813)所著《阳羡名陶录》中记载,其作“意造诸玩”“细极鬼工”。而清嘉庆年间蓝浦原著、郑延桂补辑的《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器物“携售远方,镇人罕获”。由此可见,他所制的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弥足珍贵。正是这种鬼斧神工、稀世罕见之作,周高起在自己的《阳羡茗壶系》中把陈仲美的作品定为“神品”。
图2 陈仲美款龙马尊
图3 陈仲美款神羊尊
图4 陈仲美款瑞兽尊
宋元明清时期的动物形尊颇为流行,它们在吸收商周青铜器造型基础上,加以改变创新。其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生活存在的动物,另一类则是根据民间传说和神话而设计的异兽。它们的用途除了盛酒之外,还在祭祀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根据由宋濂(1310—1381)、王袆(1321—1373)主编的《元史·志第二十三》记载:“二曰尊罄。上帝大尊、着尊、牺尊、山罄各一,在坛上东南隅,皆北向,西上;设而不酌者,象尊、壶尊各二,山迭四,在坛下午陛之东,皆北向,西上。皇地祇亦如之,在上帝酒尊之东,皆北向,西上。配帝着尊、牺尊、象尊各二,在地祇酒尊之东,皆北向,西上。”同时在明代的文献中,也有祭祀时使用象尊或牺尊等异兽尊的记载。而尊是酒器,也是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商周至战国时期,还出现了纹饰华丽的鸟兽形尊(又称彝)。本文在此介绍几件明晚期陈仲美制的紫砂异兽尊。
图1所示是著录于淑馨出版社出版的《阳羡砂器精品图谱》中的明晚期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这件紫砂牺尊,长26.5、高21.3厘米,造型上仿造战国时期的青铜牺尊,气息端正高古。牺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尊则是酒器。顾名思义牺尊即是“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的酒器。《周礼》将牺尊、象尊、着尊、壶尊、太尊、山尊定为六尊,其中牺尊也称献尊,古时“牺”“献”同音,都读作“婆娑”的“娑”。在六尊之中,最为华美的就是牺尊。这件紫砂牺尊并非对牛的简单模仿,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处理。头型比牛略长,耳朵也高高耸起,整个身体筋骨结实、肌肉丰腴。整体造型有牛之壮而更显聪慧、灵动。在牺尊的脊背中间部位,有一个类似酒壶壶盖的圆形盖,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半环形盖钮,牺尊背上盖钮之下,就是把酒倒进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里。而酒的出口,也就是现代酒壶的“流”,则在牺尊的嘴里,古人用牺尊倒酒之时,酒从牺尊嘴里流出,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图2所示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陈仲美款龙马尊。器高14.2厘米;所用紫砂为紫色,遍布黄色的小砂粒。造型为奔腾的龙马,器口在马背上,配有一小盖,马头后和盖侧各有一系,马身贴塑火焰纹,器盖塑八卦文。器腹底钤阴文楷书“天启年造”,其下钤阳文篆书“陈仲美制”方印。
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收藏有一件陈仲美款神羊尊(图3)。其高11、口径4×3.3厘米,砂泥为紫色,掺有黄砂,质地似梨皮。造型为卧羊状,羊头为盖,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羊眼、毛发、脊背骨骼和肌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羊头为盖,腹底钤阳文篆书“陈仲美制”方印。
图4所示是陈仲美款瑞兽尊,高18.5、宽16.5厘米,曾著录于天地方圆杂志社出版的《紫韵雅玩中国紫砂精品珍赏》。这件瑞兽尊采用紫泥调砂,模仿铜器中牺尊造型。瑞兽昂首直视,双眼炯炯,圆耳大鼻,口部大张,头顶独角逶迤后伸,神态憨拙可爱。四肢直立撑起肥硕的身躯,两翼尾巴紧贴两侧,浅浮雕而成,羽翅卷曲流畅,极富动感。同时瑞兽尊喇叭口,细长颈,直腹,腹下没于瑞兽身躯之中。另外这件紫砂尊器底刻有“天启辛酉仲美制”,证明它是明代晚期陈仲美所制。
陈仲美的紫砂器作品,别具一格。故《阳羡名陶录》中记载他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全面陶艺家,同时又是位将雕塑和紫砂壶结合得很成功的壶艺家。他基于青铜器的启示,从中概括、删除、转换、发挥和变化,设计出各式各样新的款式,不但提高了紫砂器的艺术品位,而且形成了紫砂与青铜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这里读者从以上四件他所制的紫砂异兽尊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