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邢窑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
http://www.socang.com   2020-10-26 16:48   来源:收藏快报 尼松义/福建石狮

 

 

  在唐宋时期的瓷壶中有一种皮囊壶。唐代白瓷皮囊壶出土数量不多,但件件制作精美,代表了唐代白瓷最高工艺水平,体现了唐代白瓷独有的雍容、饱满、华贵与恢宏气度。

  这是一件唐代邢窑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见图),高24、底径10.3厘米,1996年河北省故城县出土,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处藏。其造型模仿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壶身呈扁圆形,鼓腹,圆拱形提梁,圆底,饼状实足。提梁两侧有对称的圆形流,前端圆形流上配凤首形盖,凤圆眼,尖喙,高冠,眼睛点黑彩。后端圆形流上安有鼓形盖,盖、流烧结在一起。壶身边缘贴塑细泥条用来表现皮革缝合形成的凸棱。两侧用细泥条和圆形泥饼表现皮条编结的花朵装饰,绳编花样和缝合针脚细密精巧。腹身整体饰凸起的仿皮囊缝合线,前后腹部饰鞍形图案。鞍形的五个角都缀有圆形泥饼并有花样戳印,鞍面及其边缘刻划、戳印有多层圆形、条形、钱形、麦穗形等形态的装饰,寓意幸福吉祥。

  该贴花皮囊壶通体采用贴塑、模印堆贴、刻划、戳印等多种装饰技法,将皮革制品的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皮囊壶胎体洁白坚致,釉面光润,釉色白中泛青。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工艺精湛,为邢窑白瓷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品。

  邢窑位于今河北省内丘、临城一带,因古属邢州而得名。创烧于北朝,兴盛于唐,五代以后逐渐衰落。主要烧造白釉瓷,兼烧青釉、黄釉、黑釉、酱釉和三彩器。邢窑白瓷造型规整,烧制娴熟,胎质细白坚致,釉色洁白莹润,有“类银、类雪”之称,与南方越窑青瓷齐名,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皮囊壶是古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皮囊壶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而得名。真正的皮囊壶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盛液体容器。北方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皮制水壶,定居后陶瓷材质的皮囊壶取替了皮壶。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一端有直立的短流,中间凹下,另一端翘起与流口平齐,形似驼峰,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

  从形状来看,皮囊壶可划分为两大系列:一是带穿孔的,统称为孔系,又以孔的多少分为单孔式和双孔式;二是有提梁的,统称为梁系,又以壶体和梁的形状不同分为矮身横梁式、扁身环梁式和圆身环梁式。从材质划分,皮囊壶可分为瓷质、陶质、金银质、木质等类型,而以瓷质、陶质为主。

  瓷质皮囊壶有许多是白釉的,一个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多尚白,契丹族有“青牛白马”的古老传说,这种好尚影响到契丹族生活的各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定窑影响,定窑精美的白瓷极受契丹人的喜爱。许多贵族墓和窖藏中都有白瓷器出土,一些遗址亦出土大批白瓷片。

  品赏这只美轮美奂的白瓷皮囊壶,在惊叹于它的绝创妙造的同时,引人无尽遐思。遥想当年,那位技艺高超的邢窑匠人以娴熟之工,精心捏塑出这件作品,然后将其入窑烧造,土与火的洗礼幻化出神奇之壶。匠人端详着刚出炉的皮囊壶,嘴角上挂着微笑。随后,他把它交给了瓷器商人。不久,一位达官贵族拥有了它,以此为荣,珍爱有加,还用它盛装过一壶壶美酒,开怀畅饮。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皮囊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