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李耀平,男,1958年6月生。汉族,贵州石阡人。居住北京,自幼酷爱书画,曾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得到尚爱松、梁树年、姚治华、季观之等老教授的指教。勤学苦练,画笔不辍。他十分重视人性的不断完善和人品、书品、画品的修炼。在创作中力求将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现代意识与古老的书画形式的完美结合。绘画上注重“神形兼并”,用笔灵活粗犷,大胆革新,笔墨浑厚,气韵生动,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年来,他勤奋创作,积累了大量书画作品,并取得了令人醒目的艺术成就。参加多次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春放镇远》被联合国纽约总部收藏。其作品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水墨报》、《中国书画家》、《当代美术》、《中国现代美术大系》等报刊发表。李先生现为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高级美术人才、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理事、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艺术顾问、美术教授、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特邀书画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理事、中国地名学会国际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化艺术人才促进工作委员会理事、客座副研究员、高级画家、国礼艺术家、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国家形象大使,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名誉主席、中国收藏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交流学会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老教育工作者总会会员、中华国礼出版社名誉社长、《国学》杂志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水墨画研究院理事画家、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名誉院长。被评为2016年度领军人物。出版有《李耀平水墨画选集》等,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及美国、南非、韩国等国际友人收藏。
洒脱笔墨绘华章
——写李耀平先生水墨画王贤春
我国水墨画自六朝倡导以来,代代继承发展,弘扬光大,用笔用墨波涛漫演,壮阔无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伊始,水墨画从各流派走向多元化、个性具体化,用笔用墨异彩纷呈,千变万化。
作为美术编辑的李耀平先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继承中国水墨画传统,多师多学,吸取了大量的绘画艺术营养,用笔灵活洒脱、用墨气韵生动,色彩明快迷人,笔墨语言渐成新境。
谈论书画,离不开笔墨,笔墨是我国传统述语。笔:笔法,用笔;墨:墨法,用墨。谈论笔墨,历代论书画者多有著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置关重要。“笔有墨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善用笔墨者,可设物象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状天地之造化。李耀平先生深知笔墨的妙用,他在笔墨上狠下功夫,刻苦磨练,勤奋创作,力求主题思想、传统形式和现代意识的结合,逐步完善自我,将自己的艺术水准推向一个高度、又一个高度。
观李先生水墨画,用笔或繁或简,或虚或实,灵活洒脱,奇逸豪放。写远景疏豁虚明,大气空濛;写近景出笔利落,功细不繁。比如《云涌山川》、《溪山烟雨》等,写远景蔚蔚雾岚,气象万千;《万木欢腾》写近景枝干分明、质感强烈,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至于《水晶阁一角》、《罗江清晨》简约明快,格高而思逸,信笔又成一气。
中国画离不开墨,笔与墨的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主要特征。李耀平先生在用墨上,或干或湿,或浓或淡,或泼或焦,或挥洒或渍成,五墨六彩有淡荡虚无,沉浸浓郁之感。在此基础上,李先生善使浅锋重彩,好用玫瑰、紫罗兰等色,色彩迷幻诱人,别有新意。
石涛在《画谱·笔墨章》中说:“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即修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李先生十分重视个人的学识修养,不断学习中西文化,观察生活,以表现时代生活,时代特色。《山河梦幻》、《奇景》、《赏》即有西方抽象之趣,又有中国画笔墨恣纵泼辣之意。《大上海》一画体现现代景象,用夸张的高速旋转的立交桥,活泼的意象线条,高超的艺术手法,打破城市建筑刻板形式,形象地表现了大上海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繁茂生活。
附言后缀,以求抛砖引玉,共赏有识。
李耀平和他的山水画
刘龙庭
耀平自幼喜爱美术。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了他的艺术灵性;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环境,养成了他温和敦厚、善与人处的品行。当地有著名的梵净山,云台山,均建有梵宇寺庙,至今香火繁盛;五老山奇峰突兀,山峰的形状宛如五个体态不同的老人,给人们以无穷的遐想;而佛顶山的山形,则如一老僧打坐之状,生动异常。以上名胜,深深嵌入了当地的人文之中,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和民间故事层出不穷……奔腾激越的乌江从崇山峻岭之间穿过,在那看似平静的江面之下潜伏着湍急的漩涡,当年红军长征时突破乌江天险,英勇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创造的英雄业绩代代相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着耀平在学画的道路上英勇攀登,奋力向前。
在山水画的研习和创作过程中,耀平虚心向前辈请教,贵州画院的王振中先生、书法名家张仲愈先生均是他的恩师。1985年至1986年,他又负笈东北沈阳,入鲁迅美术学院进修深造,除了上课,他还分别向季观之、晏少翔、孙恩同、郭西河等老一辈画家请教。九十年代初,他又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在这期间,曾向著名画家梁树年,阿老、姚治华、周志龙等先生,著名美术史家尚爱松先生,著名书画鉴定家史树青先生请教,受益良多。他从众位先生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绘画的技法,而且还有对中国画的画史、画法、画理、画论以及它与众多的相关学科,直至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更加深入的涉猎和理解。在京学习期间,耀平眼界大开,学业大进,为他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耀平在山水画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1987年,在“全国峨眉山杯迎春书画展”中,他创作的国画《神溪》荣获了山水优秀作品奖;他的国画作品《秋色聚风》荣获1994年国际书画摄影艺术大赛绘画优秀奖,并被组委会收藏;1998年,他创作的国画《映红春艳》被“全国知名企业收藏艺术品大展”评为等奖;1999年9月,在曲阜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中,耀平创作的《蒹葭》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创作的国画《海狮》荣获“1999年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特别金奖;2000年5月,他创作的国画《长青》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家书画精品大赛”银奖;国画《宝龙》获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主办的“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2000年11月,又荣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跨世纪全球华人书画大赛”铜奖;2002年5月,国画《望江楼》又获“巍巍中华中国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另外,他的品还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报刊发表,《雨后》、《月亮坡》等作品还被美国、韩国、南非等国际友人收藏。以上成绩,既是耀平国画水平与创作实力的体现,也是他多年来刻苦钻研、勤奋作画、善于思考的必然结果。作为同行和朋友,我为耀平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高兴!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作为21世纪的中国画家,耀平也在继续着他的艺术事业,不断吸纳国内外先进的艺术营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美学观念,使他的笔下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常言道:“艺无止境”。在这里,我也希望耀平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中国画和山水画的创作研习中,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挖掘潜力,展现才华,取得更大的成绩。
壬午晚秋写与北京建国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