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楼阁式更钟
http://www.socang.com   2020-09-23 14:12   来源:收藏快报 韩建红/湖南长沙

 

图1 木楼式时刻更钟

  更钟,是依据中国古代夜间敲更报时的传统,来创制的独特之钟表类型。它的机械结构,除具有一般钟表的走时、报时、报刻系统外,又增加了发更、打更系统及定更、调更装置,能够按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夜间的长短调整并确定更的起讫和间隔时间。简言其工作流程,即调更、走时、定更、发更、打更。同时作为古代计时的工具,更钟更是清代造办处将西方科技与中国计时中西合璧、完美结合的产物。

图2 黑漆描金花木楼更钟

图3 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

图4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上千件华贵的钟表,这些钟表大多制造于十八、十九世纪,其中不少是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的舶来品;还有一部分是国产钟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广州、苏州等地的中国钟表匠人制造。其中清宫造办处的钟表在用料上非常讲究,所用的基本木料包括红木、紫檀木等,木质的雕刻也非常精细。此例有如清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所制的四件中国传统楼阁式更钟。

  “楼者,重屋也。”楼是供人居住的房屋,在园林建筑中多为两层,个别也有三层。楼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观敌了阵,后来发展为供人居住的住宅,主要用于居住女眷。通常楼只在一面或两面设窗,供人们凭窗观景之用。也有挑出平座的,但仅限于一面设有可走出室外凭栏观景的平座,有点类似现今的阳台。楼的造型有多种多样,但园林中的造型是一层为厅堂式建筑,外部设有立柱,用以支撑上层建筑,并形成一种外廊。楼的二层设有窗。若楼与楼之间的二层相通,称为“串楼”,楼内有廊相通,可绕行一圈的,称为“走马楼”。

  如这件通高100、面宽5、厚41厘米的“木楼式时刻更钟”(图1)。其通体紫檀木雕西蕃莲花,须弥座。钟正面黄色珐琅钟盘,布局和装饰风格是典型的乾隆御制更钟式样,中上方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下方有5个启动弦孔,其作用从左至右依次为:走时、报时、报刻、打更、发更。钟左、右两侧饰镂空铜镀金花板,上雕“五福捧寿”吉祥图案,间以流云。钟顶平台上端立四柱方形亭子,亭下倒扣铜钟,钟旁附木锤,木锤与钟穰内打更系统相连。此钟白天走时、报时、报刻,夜间打更。报时、报刻时敲钟穰内钟碗,打更时敲亭下铜钟,报更声洪亮,可传至很远。

  又如这件通高79、面宽49、厚49厘米的“黑漆描金花木楼更钟”(图2)。钟造型仿传统庙宇建筑,钟壳通体在黑漆地上以金漆绘梅、竹、菊等纹饰。开启楼门可见钟盘。钟盘具有明显的乾隆御制更钟的特点,中圈施黄色珐琅地彩绘花草,用来启动走时、报时、报刻、发更、打更系统的5个弦孔排列在中圈的下半部,中圈的上半部有描蓝边白珐琅开光,其内有蓝色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表示时间的罗马数字,写在白色珐琅时刻环上。时刻环外的剩余空间,是与中心图案一致的黄珐琅。这样几种颜色相间的表盘比单色珐琅表盘工艺复杂,观赏效果更佳,这也正是御制钟与其他产地钟表的区别之一。

  “重屋为楼,四敞为阁”这是楼与阁的重要区分点。通常我们很难区分哪座建筑是楼,哪座建筑是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将楼与阁混为一谈,连楼阁一词也是混在一块使用。如这件高330、底座145×96厘米的“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图3)。钟一层楼阁正面是二针时钟盘,其上五处上弦孔自左至右依次为打更、打时、走时、打刻、发更。它们以羊肠弦悬的铅砣为动力源,上弦后铅砣下坠产生动力,带动齿轮传送系统。二三层楼阁所扣三个铜钟,自上而下为打更、打时、打刻用。钟旁各有一铁锤,连接在机芯传动系统上。

  再如这件面宽70、高150、厚70厘米的“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图4)。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

  其实在古代,楼与阁是有严格区分的。楼与阁的相同点是二者均为“重屋”,也就是说楼与阁都是两层或以上建筑。但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环阁漫步、观景。平座设有美人靠(一种类似凉椅式的坐椅),供人休息、凭栏观景。但在中国楼阁建筑中也有名与实不太相符的,如黄鹤楼应为阁。但也有特例,即外形非“重屋”的水阁,如苏州网师园的濯缨水阁。

  尽管如此,读者仍然从以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造办处制的四件楼阁式更钟中,可见此类钟之共性:及以色彩深沉的木钟体显示其肃穆,以高大宽厚的形体显示其端庄,以皇家威武的气势显示其尊严。同时乾隆四年(1739),康熙时期专门设立的“自鸣钟处”还改名为“做钟处”,从内务府造办处独立出来,从此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由于该处广集西洋钟表技术和清宫钟表制作、修复技术于一身,且有不少西洋钟表师在此供职,故其机械性能亦相当精确。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楼阁式更钟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