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宫那对方形委角凳
http://www.socang.com   2020-08-28 12:06   来源:袭明制器郝增涛

 

 

  细碎繁琐的竹簧工艺被用到宫廷家具上

  随着故宫博物院南大库的宫廷家具与世人见面,我们通过场景实物摆放,还原清代皇家宫廷的陈设。杨耀先生《明式家具研究》 里的描述最为贴切:“清式家具,尤其是宫廷用家具,多施雕刻,把许多工艺美术的手法和作品吸收作为家具的装饰手法和题材,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金漆描绘,雕漆填漆,螺钿镶嵌,玉石象牙,珐琅瓷片,银丝竹簧、椰壳、黄杨......富丽大观,但到晚清时期多数流于繁琐、细碎,偏重观赏,不重适用”。
今天我们看一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方形委角文竹凳。它采用的是贴竹簧装饰。

  竹簧雕刻主要产于四川江安,故又称做江安竹簧雕刻。竹簧为竹雕工艺之一,也称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只留下薄层竹簧,再经煮、晒、压平等多道工序处理后,用胶或镶嵌在木胎之上,后做磨光处理,或雕或素,竹簧其色呈牙黄,温润柔和,较之黄漆更显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古朴典雅。竹簧是一门传统的手工工艺。

  方形委角文竹凳,尺寸:长34.5厘米;宽34.5厘米;高46.2厘米,清中期。被胡德生先生收入其《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 上》图449。凳子通体贴竹簧,为高束腰结构,凳面格角攒边平镶面心板,边抹下高束腰,束腰绦环板做透光鱼门洞,束腰下有肥厚托腮。鼓腿彭牙内翻马蹄足一应俱全。只是这牙板与腿足与绦环板采用同样的风格,让凳子更显通透玲珑。足下承托泥,托泥随凳面为方形抹角,看面打洼,下施小龟足。

  此凳特色是纤巧玲玲,通透可爱。凳面四角做似被削掉的委角,与腿膨出的腿足顺势而下,柔和了横平竖直的坚硬感。

  贴竹簧是门费时也讨巧的手艺,簧片连接处严丝合缝尤其有弧度处的成都利理非常细碎繁琐。我们通过细节可见,此对方形委角文竹凳的竹簧有多处破损或崩开。这也算正常,毕竟胶是有使用年限的。

  正如杨耀先生所说,到晚清时期,多数流于繁琐、细碎,偏重观赏,不重适用。贴竹簧,一则非常费工,二来,使用年限不抵硬木或木胎喷漆家具长久。但唯有细碎繁琐方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皇家风范。

  故宫藏一件清中期文竹包镶书案,与此对文竹凳相似,通体包镶竹簧。案面下回纹透空攒牙子,此案造法极为特殊,四腿足与牙子相接,牙子再连接案面。虽说结构上部如通常所用夹头榫及插肩榫等造法,却让案面下通透空灵。两侧腿间施罗锅枨,云头形足。胡德生先生对此案评:“此案采用竹簧包镶,在大型桌案中极为少见,堪称清代家具珍品”。

  在颐和园也藏有一件贴竹簧方香几。此几与凳子设计相似之处在于,都用高束腰加托腮,束腰绦环板通透的鱼门洞,腿足与圈口连接起来,让几子颇显通透玲珑。由于竹簧的缘故,棱角被突出了出来,与传统红木家具相比,边抹及腿足的线脚设计,削弱了很多。

  有趣的是,在故宫的展览中,此对凳子与声名远播的皇宫椅放在了一处,明清两种风格的家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皇宫椅为有束腰带托泥雕花圈椅,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线条流畅,雕工精湛,从形到结构再到雕饰,无一不精致完美。而此对方形委角文竹凳却用了最讨巧的方式,以工艺独特取胜,这是清式家具显著特征,也是印证皇家审美之物。

  清雍亲王时期斑竹家具很多,我们可从《雍亲王十二美人图》中窥得一二。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六月二十七日,雍正传旨给年希尧,要他做些香几及小炕案,“或彩漆、镶斑竹,或仿洋漆”皆可。可见斑竹在雍正爷的心中,与彩漆或洋漆有同等份量。

  文人心中竹代表高洁文雅,居于闹市,虽不能“独坐幽篁里”却能用竹之器,或贴竹簧、竹刻等方式聊以慰藉对竹的喜爱之情。此对方形委角文竹凳既为皇家御用器物,也表达出位高者的附庸风雅之意。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故宫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