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合聚图》:雍乾时期的颂圣之作
http://www.socang.com   2020-08-26 17:27   来源:收藏快报 李益炯、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图1至图4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的一种瓷画,画面呈少见的几何形状。这种瓷画是否有深遂的画意呢?当然是有的。本文就来对这种图详细剖析一下。

图2

图3

图4

  要读懂这种瓷画,需要先看懂它的结构特点。以图1为例,瓷画的结构,其实由虚实两部分组成:虚拟的部分是图中央的五个小黑点,表示聚在一起的五颗星,可分离出来先放在一边;再观察剩下的部分,那其实是一件古代玉器的造型,称“四圭有邸”。所以,全图应该是一件“四圭有邸”玉器与天空中五颗星的组合。

  关于“四圭有邸”,《周礼·春官·典瑞》曰:“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唐六典》卷二十二亦云:“祀日、月以圭邸。”可见,“四圭有邸”是古代用于祭祀日、月的一种礼器。

  汉代郑玄为《周礼·春官·典瑞》提到的“四圭有邸”作注,引另一位经学家郑司农的观点说:“于中央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意思是说,“四圭有邸”是由一个圆形的璧和四面四个尖顶的圭组合而成的礼器,而且是用一块玉制成的一件整体性器物。图1至图4正是这样的礼器造型。

  “四圭有邸”的造型,唐朝的经学家贾公彦亦曾作疏云:“中央为璧形,亦肉倍好为之,四面琢各出一圭。”(《周礼·考工记·玉人》)文中“肉”指玉璧的边;“好”指玉璧中间的孔,所谓“肉倍好”,即玉璧的边比中间的孔大一倍。图1至图4也是大致如此。

  我们再来看瓷画“四圭有邸”礼器上的纹样。最外一圈回形纹是一种装饰,未必有特殊的意义。回形纹里面有一条如波浪般五起五落的线(图1、2),也有的波浪线画得如同花瓣(图3、4)。在线的里外分别有规律地分布着五个小黑点,它们是有象征意义的。在波浪线里面的五个小黑点,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而线外的五个小黑点则代表五行星之外的其他星辰。这样的纹样,与这种礼器的“礼天”功能是呼应的。

  在“四圭有邸”中,金、木、水、火、土五星等距均衡分布,这不光是为了美观,更是有其天象上的深意。在中国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星是被观察得最多的星体。《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等认为:五星运行缓急得宜,星与星之间相处和谐分布均衡,预示着“年谷丰昌”,天下太平。五星运行发生“凌犯”,即相互靠得太近,或者与月亮、其他星辰靠得太近,是一种不吉利的天象,预示着国内外要发生战争或者出现饥荒等灾害。

  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古代原本另有正式的星名,分别是:“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填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汉书·天文志》曾详细说过五星之间的“凌犯”及产生的后果:

  “凡五星,岁与填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与荧惑合则为饥,为旱,与太白合则为白衣之会,为水。太白在南,岁在北,名曰牝牡,年谷大孰。太白在北,岁在南,年或有或亡。荧惑与太白合则为丧,不可举事用兵;与填合则为忧,主孽卿;与辰合则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填与辰合则将有覆军下师;与太白合则为疾,为内兵。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凡岁、荧惑、填、太白四星与辰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

  瓷画“四圭有邸”上的纹样,将五星等距排列,线外的其他星辰也排列有序,可见是一种寓意吉祥的装饰方法。

  再来看中央五星的含义。中央五星也是指岁、荧惑、填、太白、辰这五颗星,把它们放在一起表示它们相聚,称“五星聚”或“五星合聚”。用“四圭有邸”观察天象,看到“五星聚”,表示出现了另一种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天象。《汉书·天文志》云:

  “凡五星所聚宿,其国王天下:从岁以义,从荧惑以礼,从填以重,从太白以兵,从辰以法。以法者,以法致天下也。……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改立王者,掩有四方,子孙蕃昌;亡德受罚,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去,被满四方。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其事亦小也。”

  可见,汉代时“五星聚”有两种天象意义:一是五星在天上所聚的方位预示着地面对应的国将“王天下”。二是五星合聚地面将有大变,“有德”者将改立为王;“亡德”者将受罚离其国家。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了,这幅瓷画的画意是用“四圭有邸”观察到“五星聚”天象,故可以称之为《五星合聚图》。那么,清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瓷画呢?它隐含的画意又是什么呢?

  清朝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国,但为了稳固统治,保留了星占的传统,每年编修《凌犯时宪历》,以供日常办事参考,做到顺天意尽人事。康熙帝在位时曾谕示礼部:“帝王克谨天戒,凡有垂象,皆关治理,故设立专官,职司占候,所系甚重。一切祥异,理应详加推测,不时具奏。”(《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六十六)因此,清朝的天文记录十分详尽,《清史稿》编的“天文志”有十四卷之多,加上“灾异志”五卷、“时宪志”九卷,与天象有关的志竟有二十八卷之多。

  《清史稿》“天文志”第十一卷“五星合聚”部分,开头就讲:“《天官书》言同舍为合,于两星、三星、四星、五星之合各有占,而以五星合为最吉,谓经度之同如合朔也。”可见,清代官方认为,“以五星合为最吉”。“谓经度之同如合朔也”一句是指“五星合”的标准:五星的经度能在同一条线上就是“五星合”。所以“五星合”又可称作“五星连珠”。也就是说,“五星合聚”不一定如瓷画那般聚成一团,也可以是连成一线。

  清代雍正二年,中国曾经出现过一次“五星连珠”的天象。这年“正月庚子,钦天监奏称:日月合璧以同明,五星连珠而共贯,躔宿营室之次,位当娵訾之宫。皇帝敕付史馆,知委中外。”(《热河日记》卷五,370页)雍正二年钦天监报告,天空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天象,雍正帝听到后十分高兴。因为当时他正需要国内能出现各种祥瑞,来证明自己的登位符合天意,故下令将这一件事“敕付史馆,知委中外”。

  乾隆年间,也曾出现过一次“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象。宫廷画师徐扬为此绘制一幅《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其题记曰:“上(乾隆)御极之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日,午初一刻,日月同在元枵宫,躔女宿,如合璧。水星附日,躔牛宿;木火土金四星,同在娵訾宫,躔危室二宿。如连珠。群臣奏请宣付史馆,圣德谦让弗居。勤政敕几,不言符瑞。然仪象昭然,万目共睹。臣民庆洽,朝野欢腾。臣执事艺苑,谨敬绘图以纪。”

  这幅图如今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从题记可以看出,乾隆二十六年,“五星连珠”与“日月合璧”也是同时出现,真是难得一见。虽然乾隆帝谦让,不以天象为祥瑞之符,但“臣民庆洽,朝野欢腾”,仍是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

  从图1至图4四件瓷器实物的各方面特征来判断,它们属于雍乾时期的民窑产品。因此,瓷画《五星合聚图》的问世,很可能也是对雍正二年和乾隆二十六年天空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一种记录,以此来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雍乾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