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铜炉历史由来已久,在古代暹罗国使者为大明朝带来了数万斤风磨铜,也就是黄铜。当时云南的铜矿尚未开采,金灿灿的大量黄铜让朱瞻基极为欣喜。他命人将这数万斤 风磨铜化为铜水,重新铸造成一万八千多件传统礼器,其中包含了3000件香炉(一说为5000件)。这3000件香炉也就是为后世收藏家心心念念的明朝铜炉。
当青铜器的光芒褪去,另一种铜器文化在明代异军突起。铜炉,这种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的器物开始作为祭祀的礼器和文人香道用具跃上历史舞台。 而图中这种铜炉正是其唯一的杰出代表。西方人视此为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早已遗忘,正如王世襄所言:“把玩铜炉,这种生活情趣已离我们很远,以致有人难以想象,但历史上确实有过。”
民国铜炉以朝佛祭祀,祈祷许愿的香炉为主,从文中此炉便可看到炉身正后环绕的八个大字“有求必应,佛光普照”外环绕佛家纹饰,铸功上来说整体线条匀称有力,设计精良、排版传统独到。底部以三足鼎立之势以此表明此炉地位神圣高尚!民国铜炉是一种既可以居庙堂之高,又可以处江湖之远的器物。这正如古代的文人,他们在书房内研读圣贤诗书,一心寄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现实未必如意,皇帝的召唤有时遥不可及。案头的铜香炉成为自己的一种隐喻:本为宏大庄严的典礼而生,却栖身于简陋的书房内。
近日重庆墨古堂有幸征得藏品民国铜炉一鼎,图中的铜炉整体充满了贵金属的质感,精美的玉石必然需要手工的打磨和雕琢,精良的铜炉也需要经过一番打磨和 养护,铜炉皮壳质感温润若玉,符合传统文人的美学标准。古代文人对于各种器物包浆的追求,其实也正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这种强烈的反差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此炉 出至明朝,为了达到铜色细腻的程度,需要对铜进行反复冶炼。据历史记载这鼎铜炉曾反复提炼了12次之多,加倍提纯。如此得到的精铜,只有冶炼前的四分之一。以十二炼提纯黄铜,其纯度丝毫不亚于任何古时的朝代。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心却变得浮躁,点一支香,赏一具炉,可以让人很快静下心来。在香气熏染下,无论人还是炉,都仿佛回到了古代,无尘俗之扰,也无车马之喧,在人与炉中间,只有袅袅弥散开来的几缕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