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校第一期学员证章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以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江南,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不久,西南各省相继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兵团西进支队于1949年11月15日解放贵阳。革命形势发展较快,接管政权的干部力量严重不足。当时贵阳及各县大批热血青年迫切希望参加革命,党和政府创办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校长由时任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申云浦兼任。通过干部学校,把这些热血青年组织起来,经过培训,学习革命理论,武装思想,壮大干部队伍,充实革命力量。
图2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一期学员证章
图3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二期学员证章
图5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三期学员证章
图4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二期为庆祝红五月突击竞赛运动胜利完成暨欢送程主任、欢迎侣主任摄影纪念
图6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三班毕业纪念老照片
图7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四期学员证章
图8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五期学员证章
图9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六期学员证章
图10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七期学员证章
图1是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校第一期学员证章,铜质,直径2.7厘米,正面中间绘有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代表新生的人民政权,中间大五角星内刻有“1”字,标明为第一期学员佩戴,外围铸有“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校”校名和“1950”年代,背面有3位数字编号,说明第一期学员有数百人。该校为西南革大贵阳分校前身。
1950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开办“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总校设于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刘伯承兼任校长,贵州地下党省委书记邓止戈任秘书长,并决定在西南各省和省级行署开办六所分校,最初是按数字顺序命名,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到第六分校,不久后即按地域重新命名,分别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成都分校、川北分校、川南分校、西康分校、贵阳分校、云南分校。
1950年10月,贵州省委决定将贵州省革命干部学校与行政干部学校的教育资源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第五分校”(不久后改称“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 校长由时任副省长陈曾固兼任,副校长为申云浦。第一期招生达1600多人。这些学员在校学习3个月后,即从中选派1255名学员,组成贵州省委土改工作队,分赴贵州各县开展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革命。
图2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一期学员证章,铜质涂漆,直径2.6厘米,设计制作沿袭行政干校证章的式样,正面中间绘有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中间红色大五角星内刻有“1”字,标明为第一期学员佩戴,外围铸有“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校名和“1950”年代,背面编号为4位数字,说明第一期学员有千余人,与文献记载相符。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政大学的办学精神,树立了“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校风,践行了“实事求是、民主作风、虚心冷静、艰苦朴素”的校训。贵阳分校的教学生活是艰苦的,当时没有校舍,借用南厂军营营房作校舍(即今省军区位置);没有床铺,在屋子里搭几块木板睡通铺;没有桌椅,就用砖头石块搭木板垫坐,或席地而坐听讲课、听报告;没有数材,教员自己编写;没有笔记本,学员们用几张白纸裁折,自己装订……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的学员,系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当时还没有专门的讲师,授课人主要是分校领导陈曾固、申云浦、解彭年等,还有省党政军领导杨勇、苏振华也为学员讲课。政治文化课之余,学员们还要接受军事训练,学会手枪、步枪、手榴弹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的战术要领。
图3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二期学员证章,铜质,直径2.9厘米,其设计制作具有连续性,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大五角星内注明为第“2”期学员佩戴,时间是“1951”年,背面除证章编号外,还有证章制造厂“筑新美”戳印。
图4是西南革大贵阳分校二期为庆祝红五月突击竞赛运动胜利完成暨欢送程主任、欢迎侣主任摄影纪念,1951年6月10日。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政治运动不断,也为校方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便利。以新中国初期的土改运动为例,为使学员近距离观察,并投身农村土改运动,以便提升学员对农民的阶级感情,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帮助农村进行土改,分校陆续选派在校学员参加正在进行的土改运动。
图5是西南革大贵阳分校第三期学员证章,铜质珐琅,直径3厘米,图案文字与上述证章相同,所不同的是大五角星内注明为第“3”期学员佩戴,背面有四位数编号,说明第三期学员有千余名,1951年制发。
图6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三班毕业纪念老照片,1951年9月12日。
图7是西南革大学贵阳分校第四期学员证章,铜质,直径3厘米,中间注明第“四”期学员佩戴,时间是1952年。
图8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五期学员证章,1952年。
图9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六期学员证章,1953年。
图10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第七期学员证章,铜质,直径3厘米,中间注明是第七期学员佩戴,时间是“1953”年,背面有“筑联合造”戳印及四位数字编号。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贵州省在解放之初,干部非常缺乏,只有随军西进的青年6261名、部队转业干部3282名、留用人员4689名,合计14232名。经过二野军大五分校、西南革大贵阳分校等学校的培养,到1954年,贵州全省干部总数达到67000余名。也就是说,在4年间,贵州全省干部数量增长53000余名。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从1950年10月起至1954年12月止这四年中,共开办七期,为贵州培养了7000名干部,成为接收贵州地方政权的骨干力量。后来这批学员中有数百人成为中央、省、地(市)、县领导干部,许多学员成为教授、专家、学者,在贵州地方政权建设及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新贵州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54年底,西南革大贵阳分校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合并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1955年—1957年,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分为贵州省公安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57—1975年,两校合并,校名先后为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贵州政法学院及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75—1980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1985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同时成立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同时成立司法中专部)。1985—2000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两院再度合并,校名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发扬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无论在传播马列主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方面,还是在加速培养和输送干部、充实基层政权、加强教育战线、繁荣文化科学、解决“干部荒”方面,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培养和提高工人觉悟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南革大贵阳分校在思想上、组织上,均为开拓贵州新局面发挥了显著的历史作用,同时它是贵州人民教育事业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