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陵“书远每题年”印谫识
http://www.socang.com   2020-08-14 11:01   来源:收藏快报 马洪/吉林长春

 

 

图1 黄士陵刻“书远每题年”印

  在2019年中国嘉德举办的“黄士陵篆刻名品及重要印谱”拍卖专场,一方“书远每题年”寿山石印作(图1)以218.5万元高价落槌,受到广泛关注。

图2 《张迁碑》碑额文字

图3 黄士陵篆刻“十万卷书堂”

图4 黄士陵1896年篆书“抱朴斋”

  该印边款曰:“务耘道兄属刻唐句,仿汉荡阴令张君表颂额字应之,未识能得其脚汗气与否也,黄士陵。”所谓“务耘”者,乃黄士陵挚友欧阳耘,此人资料不多,其字务耘、务芸,号三神山游客、寅斋、朱沙砚主,1864年生人,卒年不详。而“荡阴令张君表颂额”,即是我们所熟知并俗称的《张迁碑》。印文“书远每题年”,出自唐代诗人李约《从军行三首》,意为:从军离家遥远,寄一封家书要以月计算,故要注明写信的年份,以免家人产生误会。此语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乡愁之情。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又作穆甫、穆父,号倦叟、倦游窠主,别号黟山人、黟山病叟,安徽黟县五都黄村人,为清末民初篆刻名家,创立“黟山派”。据资料记载,黄士陵为欧阳耘刻印逾百方,这方“书远每题年”印,未署年款,从成熟的风格判断,应刊于其中年以后。该印著录于《黄牧甫印存》《黄牧甫印存十三集》《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黄牧甫印谱》《黄牧甫印影》《黄牧甫篆刻印风》《瓦存室旧藏黄牧甫印章》等多部印谱。

  “书远每题年”印的字形来源——仿《张迁碑》碑额文字,从艺术角度讲,是这方印作的最大看点。我们不妨找来该碑碑额拓片(图2)作以比较,看看黄士陵所言,是否得《张迁碑》额字之“脚汗气”。

  《张迁碑》碑额,原文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其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字形扁方似汉印之缪篆,以隶书的直笔构成主要框架,施篆意的曲笔装饰其间,呈现出刚柔相济、雄强遒美之态。我们看到,碑额中并无“书远每题年”这五个字,黄士陵却抓住了碑额文字的特征和神韵,印中的“远”“每”“题”三字,用笔方圆兼备,线条屈曲流走,仿佛是《张迁碑》碑额的遗字,深得其书体的精神气质。至于印文运构的匠心之处,篆刻家徐正濂在《听天阁读印杂记》一文中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书”字横画的不一、“年”字横画的参差不齐、“题”字“页”部第一横的长出,都是经过精心的算计,而表现得意趣横生。就连“年”字下边的空当,也是留得妙不可言,没有这个空当,感觉就不那么荡气回肠。”这是专业的分析,且分析得相当到位。

  摆脱邓石如、吴让之流派印的束缚,黄士陵独辟蹊径,从古器铭文中寻找资源,是他刻印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这种“印外求印”的篆刻创作理念,是随着清中叶以来地下出土文物日益丰富,文人汇集、考证金石资料的风气渐盛所出现,赵之谦是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深受赵之谦影响的黄士陵,领悟到印外求印的天地广阔,他广泛汲取彝鼎、权量、诏版、泉币、镜铭以及古陶、石刻文字,并熔铸到自己的印槽中去,使其篆刻焕然一新。如果说吴昌硕治印得“石味”雄厚古茂之气,而黄士陵则主要求“金味”光洁秀劲之韵。黄士陵印作的可贵之处,在于汲取虽然博杂,但镌刻出的风格却是统一的自家面貌。客观地说,赵之谦用砖瓦、钱币文字入印,虽然开辟了新面,但还显得生硬、尚不够成熟,融不进自己的风格;黄士陵的拟古,则是相当成熟了,可谓炉火纯青。

  “书远每题年”一印,不仅是黄士陵的名作,亦可谓是篆刻史上的不朽经典。

  黄士陵的篆刻(图3)和书法(图4)都在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黄士陵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