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抗币伍元
民国三十四年(1945)“浙东行政公署单面印刷金库兑换券·抗币”(图1、图2),是在抗战结束后,由浙东银行所发行的,石刻版红黑套色单面印刷,加盖篆体官章和号码章,票幅为直式,面值分别为“抗币伍元”“抗币拾元”两种,是作为部队机关向银行领款之凭证。
图2 抗币拾元
1944年1月,新四军在粉碎了敌伪“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围剿”之后,成立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形成了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
当时,南京汪精卫伪政府发行的伪中储券(伪币)充斥浙东地区,日军利用伪币大肆抢购粮食,并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而汪伪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则滥发伪币,1944年12月的发行总额竟相当于1941年3月的4538倍,导致伪币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使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日部队的给养遭到极大困难。
为了加强对敌经济斗争,稳定金融和物价,维护抗日军民的利益,中共浙东区党委和浙东行政公署报请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后,于1945年4月1日成立了浙东银行,发行抗币,总发行量原定200万元,实际发行100万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近现代货币发行一般以金银作本位币基础,而“抗币”作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内唯一的本位币,则是以粮食作本位币基础,1元“抗币”大约可买1市斤大米。为此浙东行政公署不仅将所存金银拨交浙东银行用作发行准备,还拨给浙东银行相当数量的公粮,成为“抗币”币值稳定的物质保证。
在恶劣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印制“抗币”是一项极其光荣,同时又极其艰巨的任务。浙东银行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下,制作完成印钞版,并采购石印机、道林纸、彩色油墨、号码机等相关设备及材料,秘密运至驻扎在上虞县章家埠的浙东行政公署。“抗币”的印钞版上只有边框、币值和图案,而银行名称、印章和号码等,在发行时套印,因此“抗币”的印制需要通过二次印刷才能完成。浙东行政公署经过反复斟酌和实地踏勘,将“抗币”第一道印制程序,选在上虞县(今浙江上虞市)陈溪乡小陈村高苏自然村完成,当时这里是党的基层组织强,群众基础好,而且山高林密,极具隐蔽性。第二道套印程序选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杜岙村王家坪完成,因为这里的印刷厂不仅配置有专职武装保卫人员,还有浙东行政公署的财委工作人员监督印制过程。
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浙东银行对“抗币”进行了回收兑换并加以烧毁,印钞厂也奉令将厂内余存的“抗币”尽数烧毁。那些在个人手上来不及兑现的“抗币”,到新中国成立后仍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兑。因此,“抗币”的行用时间实际上只有5个月,由于印制量少,使用期又极为短暂,再加之兑换的时间跨度长,致使“浙东行政公署金库兑换券·抗币”存世量非常稀少,在现代钱币收藏的系列中,属于红色题材类中的精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