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1980年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币正面图案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姆扎里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宣布,国际奥委会经过全体委员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弃权,批准了执委会10月25日在名古屋做出的关于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合法权利的决议。次年2月,决议获得奥委会第82届全体会议批准,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为了纪念这一时刻,1980年央行发行一套“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金银铜币”。其推出后即备受国际收藏界一致认可和推崇,被公认为“史上最罕见、最具风格的奥林匹克纪念币之一”。
图2 “射艺”金币背面
图3 “蹴鞠”银币背面
图4 “摔跤”银币背面
图5 “马术”银币背面
该套我国最早发行的“体育题材”纪念币,由上海造币厂铸造,设计师为钟友琴,雕刻师为童友明、陈坚、骆行沙、孙奇龄、罗永辉。其包括金币、银币及铜币三种材质,共17个品种。三种币正面(图1)图案均为国徽、面值和装饰花边,是我国发行的最早不带国号、年号的纪念币。背面则取材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艺术风格,分别以我国古代运动中的“射艺”“蹴鞠”“角力”“骑术”为主要图案,把代表“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用简洁、洗练的艺术语言表现了出来。其中的2枚银币和2枚铜币选用“蹴鞠”图案,有普通版和加厚版两个版本。普通版、加厚版银币重量分别为15克、30克,普通版、加厚版铜币重量分别为12克、24克。
首先介绍的,是此套币中的唯一金币:10克普通版和20克加厚版的“射艺”金币(图2)。凡射艺者,属古代君子必修的“六艺”之一。六艺者,习周礼、研音乐、射弓箭、驾马车、读经书、学数理是也。其中,由官员亲自教之以礼,由宫廷乐师教授乐舞,而由师氏(军官)教之以射、御,汉语中“师”之称呼即由此而来。细看金币,两名壮士正跪坐于地,手挽雕弓如满月,姿态威武,长袍生动。天际一队大雁正结队飞过。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听到了清脆的羽箭离膛之声,仿佛看到了两只大雁应声而落。但细看之下,壮士们手中并无羽箭,而是在不断地进行开弓训练。他们的右臂上各挽了一个负重铁墩子,用以增强他们的膂力。和大多数现代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射箭也是一种需要进行肌肉记忆的行为。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最终百步穿杨。雕刻的美感,让整个币面凹凸有致,别样玲珑。
足球古称“蹴鞠”,其产生于春秋战国年间,迄今已超过2500载历史。此“蹴鞠”银币上(图3),两位朋友正在互相戏耍,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愉悦。在松阴底下随便寻块空地,然后好朋友之间很快就展露诸如颠球、过人之类的技巧来,有本事者还要露一手类似于“鸳鸯拐”之类的绝活。古人不像今人,身着T恤短裤轻松上阵。着长衫踢球,虽不甚方便,然衣袂飘飘,临风飞舞;看球是一景,看人亦是一景。而造币厂的大师们把古人玩球时的飘逸,恰如其分地表现在方寸之地,令人难忘。
摔跤也是先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体育运动,迄今我国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仍有“中国式摔跤”一项。此“摔跤”银币上(图4),两位选手正在相持,由于水平旗鼓相当,因而双方均肌肉暴凸、面目变形,显然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对方败在身下。左边宫墙之侧,垂下飘曳的柳条,和摔跤手的阳刚之美陪衬得极好。旁边应该有无数父老乡亲争相围观,啦啦队正各自给己方的选手打气。此情此景,黄裳的著名词句:“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很自然而然就浮现于人们的脑海里。
最后介绍的,是马术运动。要想在马术比赛中胜出,自然需要千里神骏。观者看那,官员一声令下,数十骏马齐发:“忽过新丰市,旋过细柳营。”风驰电掣般,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选手们已自身旁如风掠过。整个“马术”银币雕刻入微(图5),选手们紧张的仪容、正襟危坐的姿态、随风扬起的衣带、勒紧缰绳的动作均一一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既然是马术比赛,人当然只是配角,而千里马是永远的主角。您看右边的马在低头全速前进,无须扬鞭自奋蹄。左边的马则姿态曼妙,活脱脱就似“马超龙雀”里的原型。从马的形态和人的努力,我们便非常容易读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根据中国贵金属币网上交流交易平台“易金在线”上的数据显示,目前实铸量500枚的“射艺”加厚版金币,成交价9.5万元;实铸量1.5万枚的普通版金币,成交价0.55万元。实铸量500枚的全套加厚版银币,成交价6.9万元;实铸量4万枚的普通版银币,成交价0.32万元。而实铸量2500枚的全套加厚版铜币,成交价1.82万元;发行量8万枚的全套普通版铜币,成交价0.31万元。相较其他贵金属纪念币,题材好、设计佳、数量少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金银铜币”,实属备受欢迎的抗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