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艺术又能给你我带来什么呢?
http://www.socang.com   2020-07-14 15:23   来源:艺知现代

 

 

  艺术一词过于抽象,若用抽象的定义或语句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本身,那么恐怕在你解释清楚之前,听者会更为糊涂。因而,这里我打算另辟蹊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来从外围打开一条通向艺术内核的道路。

  首先,艺术即震撼

  这是艺术能给予我们的第一感觉要素。在这儿,人的感觉抑或说直觉最为重要。

  我们既不能随便地夸大艺术,又不能小看艺术,抑或认为艺术可有可无。艺术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

  当我们看到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两眼放光,那么只要循着他/她目光而去,你看到的必然是一个漂亮的人儿抑或是大人手里拿着的一个漂亮的玩意。这便是所有人类对于美的第一次认识。在这里,漂亮即是感觉,无论是对孩童还是对自己。

  人被美所震撼,在于我们对于美的无意识认识,这往往不需要任何知识作为前提,似乎生来便有。因为人类对于美的最初认识就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愉悦,而此种愉悦所表达而出的外在形式就是尽管静默无语,但关注的目光却是一刻不曾离开。

  正如所有人类对于呈现于眼前大自然的美景,通常都是静静地观看一样,那种难以抑制的直觉般的喜悦彷佛是从基因层面来的,没有任何可解释的缘由。喜欢即喜欢,爱即爱。

  历代的大师们都知晓这一点,所以很长时间一来,人类绘画的大师们一直在竭尽所能地拷贝自然的景色。这里的景色是广义的,也包括人本身。

艺术引发的思考

  若艺术仅止于让我们震撼,那么是否我们可以认为艺术就会变得肤浅了些。实际上,艺术更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思考,让我们从非同寻常的角度看待我们早已习惯的事情与事物。

  当艺术前进到这一步,尤其对于现代艺术而言,那么艺术不仅仅涉及到我们之前提及的无意识的美,更是涉及到我们的思考。进一步地让我们思索什么是美?抑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艺术难道仅止于美?

  因为美本身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还难于表达。通常我们认为美时,即便用再多的同义词来解释,依旧脱不开美本身这个概念的范畴。

  现代艺术家里有很多让我们看不懂甚至觉得根本算不上美的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说是探索美。正如我们上面所知的美本身很难解释,既然如此,那么作为艺术家必须要用作品来探寻美的形式。

  什么是美的形式?又一个好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么下面这算什么美呢?

  一眼看去,很难定义它的美。正如我们知道人体的黄金律以及建筑的透视法则可以确保我们的画面看上去如自然一般的美,但塞尚用色块堆积来定义画面空间从而打破了透视法则,而毕加索、勃拉克与马蒂斯干脆就抛弃了透视,他们不寻求美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不再想用各种规则各种定律去在二维平面上拷贝自然的美而已。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他们要探索原先规则之外美的存在。

  德·库宁的画也一样。

  艺术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探索画面与大脑形而上之可能间存在着的各种联系,这是各个时代艺术家需要不断付出不断探索的方向。

  艺术表达的社会潜意识

  当卡夫卡写下其小说《城堡》时他也许并未意识到他已成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伟大不在于他小说的情节如何完美。其实他小说的情节可以说枯燥乏味,那么他伟大在哪里?他的伟大就在于他小说的内容揭示了二十世纪人类所遭遇的处境。在他活着的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社会及其制度对于人本身的控制,但卡夫卡意识到了,他写的城堡就成了现代各种官僚制度的最伟大最成功的隐喻。

  正如我们如今脱不开《城堡》的控制,亦脱不开其《变形记》的枷锁一般。卡夫卡的伟大就在于此。

  我们再来看看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一幅著名的画作。

  表面上看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是个人悲剧性题材的结果,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蒙克在那一个时期对于欧洲未来处境的一种判断。画家在那个时候就预示到了后来发生在欧洲大陆的灾难。接踵而来的两次大战。

  也许,您不太相信这种所谓的潜意识的判断。那么历史上有一件事情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借此来判断蒙克对于社会潜意识的解读是多么的深刻。

  1906年,蒙克去到柏林,那时他已是一个知名的画家。他被引见给了德国画家马克斯·贝克曼。那时贝克曼还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然而,蒙克一眼就看穿了他。他善意地告诉贝克曼,他所适合的方向并不是他当下的方向,他更适合悲剧性的形式。贝克曼置之一笑。

  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贝克曼加入德军在医疗队服务。很快战争的残酷让这个体格魁梧、无忧无虑的日耳曼青年变成了一个神经衰弱的人,正如蒙克所预言的,贝克曼后来的画风全部转向了悲剧,转向了背离自己阶级的穷苦大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