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宋代高丽青釉鸳鸯钮三足带盖熏炉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该馆现有馆藏文物11.35万余件套,涵盖35个文物门类。其中包括大量的历代瓷器,上自商周下迄民国,窑口较为齐全,品种较为丰富,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陶瓷史。本期,笔者就来介绍4件该馆收藏的造型独特的古瓷。
宋代高丽青釉鸳鸯钮三足带盖熏炉(图1),高10.7、口径18厘米,是1983年由李初梨先生捐赠的。炉直口,宽折沿,直腹,平底。炉盖为覆钵形,子母口,平顶,钮为贴塑鸳鸯,张嘴朝上,为出烟口。盖沿刻画回纹一周。炉底承三兽形足,腹上刻三组折枝花卉纹。其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有细开片。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这件“宋高丽青釉鸳鸯钮三足带盖熏炉”,造型设计巧妙,制作精细,器型新颖,式样优美,仿的就是越窑青瓷。
元代影青釉瓜形铁锈花龙柄提梁壶(图2),高12.2、口径2、底径6.8厘米,是1954年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元墓出土的。小口,壶体呈瓜棱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龙头作流,龙颈贴于壶身,龙身卷曲作提梁,肢尾鼓凸并贴于壶的上部,呈飞腾状。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腹上有一处铁锈斑,底无釉。
影青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影青釉,在北宋前期釉面多光素无纹,正烧和覆烧都有;至北宋中期后,出现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装饰,也有少数贴塑;至南宋则盛行印花,盘碗多覆烧,纹饰题材、布局方法明显受定窑影响。而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显得笨拙,不如宋代影青瓷精细灵巧。其在烧制方法上只有少数采用覆烧,大部分恢复正烧,故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无釉。造型也基本沿袭宋代,但盘碗底足大多为很浅的圈足,有的甚至浅近平底。在装饰上又归于简洁,印花减少,有的改为刻花和划花,很多器物则又光素无花,少数器皿出现红褐色装饰点。不过这件元影青釉瓜形铁锈花龙柄提梁壶,在影青釉基础上还采用了磁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之铁锈花,其造型独特,设计巧妙,是元代瓷器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器物,故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南宋青白瓷堆贴人物云龙纹魂瓶(图3),高57、口径7.6、底径9.5厘米,是1951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移交的。瓶为敛口,口下出沿,长颈,鼓腹,矮圈足。通体施青白釉,白中泛青,釉里深处呈翠绿色。颈上端出沿处饰水波纹一周,颈身上部贴塑太阳、云纹、灵芝纹、龙凤纹。龙凤高高凸起近似圆雕。中部塑贴一主人在中间,两边分饰鹿、狗、灵芝。下部贴一周十二神王造像,中间跪卧一人。瓶身素面,有开片。圈足无釉,无盖。魂瓶为一对,另一只不同点是二龙凤相对望。
魂瓶为冥器,又称谷仓罐、堆塑罐、魂魄瓶。它源于西汉,兴于三国,盛于宋代,衰于民国,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随葬器物。其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两晋时期墓葬中特有的随葬品。魂瓶出现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伯夷、叔齐为商末孤竹国君之子,因忠于殷商,劝谏武王伐纣无效而誓死不食周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两人遂饿死于首阳山。人们念其抱节之志,故在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魂瓶随葬的礼俗自此出现,故早期魂瓶实为贮粮之器。关于“五谷囊”,王肃《丧服要记》中还记有一则颇具趣味的历史故事:春秋时的鲁哀公为父举丧,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进五谷囊而问责于他,哀公狡辩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可知在春秋时期,大儒孔子已认为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是一种重要的礼俗。
西晋青釉人物五联瓷罐(图4),高20、口径19、底径9.2厘米,2002年在重庆市巫山淀粉厂出土,2005年由重庆市巫山文管所调拨。盘口,束颈,鼓腹,圈足。中为一个拉坯成型的大圆罐,大罐的颈肩部贴塑与口齐平的四个壶形小罐,小罐之间塑有四胡人俑。大罐与小罐之间互不贯通。通体施青釉,釉色泛褐,外釉不到底,露出白色化妆土。全身无纹饰,整体造型简洁,贴塑工艺高超。
五联罐由瓶体和肩部堆塑起人物、动物、建筑等形状,上部塑着五个圆形管瓶而得名。它是东汉、三国时期墓葬中常见的瓷制随葬品,其造型是在一个大罐的口沿和肩部塑以五个开关相同的小罐。灰褐色胎,青褐色釉。三国时五联罐的中罐较前期增大,其他四罐逐渐缩小,出现了堆塑的人物、楼阁和羊、鸟等。最后中罐变成大口,周围的四罐被楼台亭阁和各种堆塑所替代。据古墓葬出土的文物考证,其实际用途为冥器,是士大夫阶层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的随葬器物;不过有的五联罐内还发现盛有炭化的谷物标本结块,有的罐内净空当是陈设法器,因宗教传入的影响促使宗教意识也渗透到其堆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