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青瓷杂耍俑
http://www.socang.com 2020-07-03 16:53 来源:收藏快报 李笙清/湖北武汉
“走索车坛尽女娃,十人倒有九人麻。看钱丢罢还求赏,手捧铜锣到处扠。”这是一首流行于武汉地区的汉口竹枝词,生动地描述了晚清时期武汉三镇街头巷尾的露天民间杂耍表演场景。传统杂技艺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以杂耍表演为造型的杂耍俑,就是古人逝去后的陪葬品之一,亦体现了那个时代杂耍艺术的兴盛。
三国时期吴国青瓷杂耍俑(见图),高7厘米,出土于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道关山村三国吴古墓葬。俑为一名双鬓扎两只虬状小辫的幼童,眉毛弯弯,双眼炯炯有神,高鼻梁,嘴唇张开,满脸稚气中透着一股自信,憨态可掬,稚拙可爱。杂耍俑双手撑地,呈倒立表演状,面朝观众,身躯向前弯曲,双腿腾空,两脚伸于头前,与现代杂技中的倒立基本动作深相契合。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瓷质细腻,色泽纯洁,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之。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生产十分活跃,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的越窑、均山窑、瓯窑、婺州窑、洪州窑、岳州窑等都是著名的青瓷窑场,烧造的青瓷制品主要有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灯具、虎子等生活用器,以及谷仓、谷砻、磨、臼、杵、米筛、井、猪圈、羊圈、狗栏、鸡笼、各式俑、镇墓兽等随葬明器。当时在这座三国吴古墓葬中,同时出土的还有青瓷骑马俑、青瓷武士俑及羊舍等青瓷明器,说明这个时期的青瓷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杂耍在汉代称“百戏”,隋唐称“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始称为“杂技”。在古代文献中,秦汉时期的百戏主要有角抵戏、空中掷剑、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耍大雀、马上技艺等表演项目出现。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春天,在一场规模盛大的百戏表演中,来自西域各国的使者带来了吞刀、吐火、屠人、截马等杂耍表演。隋炀帝杨广时期,宫廷设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大业六年(610)还在长安端门外举行过百戏表演,极大地推动了杂技艺术的发展。到了盛唐时期,杂技艺术又得到长足发展,大诗人白居易笔下形象地描绘了“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等各类杂技技巧表演,呈现出“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的表演盛况。宋代杂技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40多个固定的表演项目,甚至出现了杂技艺人挑着满满一担水在绳索上稳步行走的绝技,北宋画家张择端刻画京城汴京(今开封)民俗风情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上面就有民间艺人杂耍、卖艺的表演画面。其后至今,杂技表演演变成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驯兽、魔术等固定的技艺表演类别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杂技技艺中的一种,杂耍在我国历史悠久,民间艺人层出不穷,很早就有专门从事这类表演的艺人。隋代柳彧或在《奏禁上元角抵戏》中记述角抵戏表演情形:“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据《南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崔相思传载,南朝宋元徽时期(473—477),“校试千有余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糜废力役,伤败风俗”,说明那时候从事杂耍表演的“杂伎”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件三国时期的青瓷杂耍俑胎质坚硬细腻,造型生动古朴,根据其造型来看,三国时期虽战乱不休,但并没有影响到杂耍艺术的流行发展,在民间从事百戏表演者中已有了儿童杂耍艺人的身影,从中可管窥到杂耍艺术在三国时期的发展情况。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杂耍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