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中遇到的几个陷阱
http://www.socang.com   2020-06-30 17:14   来源:收藏快报 师文涛/云南陆良

 

 

图1 作者收藏的云南省造光绪元宝,经鉴定为赝品。

  2010年4月的一天,经人介绍,我到一个打首饰的银匠家看银元。其时我对银元还只是一知半解,他拿出几枚袁大头和一枚云南省铸造的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俗称“大困龙”)。因我更喜欢云南本地的钱币,再加之工薪阶层,囊中羞涩,看着这枚银币全身黑色的包浆,而且对方又是一个整天和银子打交道的人,出于这些考虑,我咬牙以5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枚“大困龙”。

图2 作者收藏的湖南省造双旗铜元,经鉴定为赝品

  这枚七钱二分的光绪元宝(图1),直径3.9厘米,重26.6克,通体黑色包浆,有的地方还有绿锈,无论是正面的文字,还是背面的龙看起来都很漂亮,有一定的立体感,龙刺刚劲有力,珠圈圆润,没有相连的,马齿完整,边上的银色温润,边齿也很规整,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在我眼中,这肯定是一枚“真银元”。

  高高兴兴地把玩了一段时间。“独乐不如众乐”,我把这枚钱发到了一个钱币网站。我本以为回帖应该是一片赞美的声音,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条回帖竟然是“这种包浆,不用看边,直接拍死”。接着后面都是否定,也有泉友提出来能否解释一下看假的原因,可是却没有回复,我也只能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枚银元,却不知道究竟假在什么地方。我知道银器使用时间长了,表面自然有一层包浆,颜色就是黑色的,没有什么不对啊?再看边齿,齿与齿之间距离一样,深浅也差不多,这种边齿似乎不奇怪。从我收藏的云南省铸造的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来看,边齿也是有很多种的,并不是只有一种。究竟假在什么地方,还是别人也走眼了?

  近期,我有机会加入了一个云南钱币微信群,群里面分享了很多收藏圈中遇到的假钱币、元宝之类的信息。通过群友的分享了解到,现在的造假技术可以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比如有些假古钱用的材料和真币相差无几,用的是老铜,银元用的也是真银,不再是白铜或其他金属的合金币,单从正面和背面的图案来区分真假,难度很大。所以现在“同模伤”成了鉴定钱币真假的一个重要依据——凡是出现同模伤的一律枪毙。但这个实践起来有难度,流通币大多数都有伤,我们买钱币的时候,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同模伤,卖家也不可能让你拿回去查查。看看有没有同模伤,只能是买回来再比对;其次就是看边和边齿,边是造假者的一个致命伤,不同的银元边齿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枚银元,边齿也是有变化的,尤其是边齿中所带的细丝是造假者做不出来的。所以像我这枚光绪元宝千齿一律的边齿,不用说就是“西贝货”,而且这种通体黑色的包浆是很容易造假的,怪不得经验丰富的泉友一看包浆就判断为假币。至此,我终于知道了看起来这么漂亮的光绪元宝,为什么会是一枚假银元的原因。

  现在的钱币鉴定真不容易,我看了一些直播鉴宝。许多经验丰富的收藏家,尤其是银元藏家,都不敢仅凭图片就做出判断,一定要上手,看实物之后才敢下结论。现在的古钱造假,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甚至一些最普通的乾隆通宝等都有造假的。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买了两枚湖南的双旗铜元(图2),从图片来看和真的差不多,所以下了订单。没想到拿到之后和真的一对比,明显是假货:一是包浆颜色深,显得太红;二就是边不过关,不是直边,而在边上都有一个坡度,用放大镜看很明显。

  今年四月上旬,我又看到一枚仿造的民国二十八年壹仙小铜币。之前我看过手机照片,非常漂亮,觉得真假应该没有问题。拿到实物,幸好带着放大镜,如果没有放大镜,肯定要“吃药”。这枚钱的确漂亮,从面来看几乎毫无破绽,只是背面的党徽上不知道有些什么东西会反光,在阳光下刺眼,再看边,和上次买的湖南铜元的边是一样的,因此我断定是一枚假铜元。

  一次次“打眼”“吃药”的教训告诉我,收藏一定要像孙悟空一样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无论假货怎样千变万化,总能让它现出原形。而要炼就火眼金睛,必须多看,多学习,多交流,了解假货的特征,在信息社会,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钱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