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上的科举纹饰与民俗文化
http://www.socang.com   2020-06-24 16:16   来源:收藏快报 李绍斌/江苏南京

 

 

图1 拜师求学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隋至清,科举是影响深远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官吏任用制度。由科举制度形成的科举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科举制度促进和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传统,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启蒙和科举考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子要经过十年寒窗,才有希望“学而优则仕”。为了鼓励和熏陶子弟们刻苦读书,形成了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民俗文化。有关科举的题材,在建筑、绘画、雕刻等各个方面展现出来,其中砖雕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

图2 书院研读

图3 魁星点斗

图4 鱼跃龙门

图5 状元及第

图6 一路清廉

  砖雕也称“砖刻”“砖画”,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在特制的质地细腻的砖上雕刻物像纹饰的民间雕刻艺术,模仿石雕,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功,因而在民间建筑中被较多采用。但也并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砖雕虽可为宫殿、寺庙、墓葬、园林装饰,但更多用作官宦、富豪、地主等大户人家宅院的厅堂、大门、楼台、照壁、门楼、花窗等建筑物的装饰上。可以表达其主人有对后代成长的激励,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理想地位的追求,对家族兴旺的期望。民间工匠将这种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与深邃美好寓意的图案绘制出来,然后再按照图案与工艺程序进行精心制作。由于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寓意吉祥、生动活泼,大众喜闻乐见,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为古建筑雕刻中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属于民俗文化。

  在一些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了引导子孙后代自小专心向学,长大入仕做官,往往在自家庭院装饰与科举有关的寓意深刻的砖雕,对孩子们进行形象化教育。下面略举几例,看看科举文化在砖雕上的展现。

  图1所示为“拜师求学”。画面上看,是一些人拿着书本去向私塾老先生求教,反映了当时学子们求学的热情。古代的科举制度形成了全民族的教育传统。官学私学,尊师重道,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起了促进作用。

  图2所示为“书院研读”。画面场面较大,人物较多。有的独自读书,有的相互切磋,更多的人围在一起交流,恰是当时书院学习情景。可见科举考试对社会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刻苦读书,为国效力为人生理想。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深入人心。

  图3所示为“魁星点斗”。这幅砖雕是学子们的吉祥物,魁星手握朱笔,点在北斗星的斗上;一足后踢,其上为量粮食的方斗,寓意赐给福禄;另一足踩在鳌头之上,寓意科举考试独占鳌头。一种纹饰,多重含义,无怪诗书人家喜欢以之装点庭院。

  图4所示为“鱼跃龙门”。古代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界限,为寒门学子开启进阶之路。为考中进士,获得功名,秀才举人竞争激烈。多数人落第,只有极少数人得中。如同鱼跃龙门,越过者为龙,越不过者依然为鱼虾。

  图5所示为“状元及第”,描绘的是状元及第后的宏大热闹场面。过龙门者一甲一名为状元及第,自然尊贵无比。可以得到跨马游街、夸耀才俊、让万人敬仰的殊荣。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是喜报到家,荣归故里,自然是光宗耀祖。

  图6所示为“一路清廉”,纹饰为一只白鹭独立于莲塘之中。科举高中之后,即获得做官的资格。官做得好,可以光耀门楣,家族兴旺;如若贪赃枉法,就可能被撤职罢官。所以,这幅图寓意“一路清廉”,实际是提醒做官以后要廉洁奉公,才能行稳致远,一路高升。

  从上述有关科举文化的一幅幅生动的砖雕中,可以看出古人以刻苦读书、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为奋斗目标;以为国效力、加官晋级、高官厚禄为人生理想;鱼跃龙门、独占鳌头,成了普遍社会心理;望子成龙、一路清廉、光宗耀祖形成民俗民风。画面所反映的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文化,在今天依然深入人心,为广大百姓所看重。因此,对科举制度的研究,对科举文化的发掘,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砖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