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瓷画《文会图》的美好寓意
http://www.socang.com   2020-06-24 16:00   来源:收藏快报 钱桂萍/江苏南京

 

 

  图中所示这块瓷片,高10、宽7厘米,呈三角形,是明嘉靖年间的一只瓷碗边缘上的一块。瓷画上有二人对弈,人物形象及场景营造,采用简笔画法,线条准确,生动鲜活,它应该是宋徽宗时期“文会图”所残之局部。画意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

  我在《明式古画》上见过宋徽宗题诗格的“文会图”,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画上,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棋会。宋徽宗称此图为“文会图”,但应与唐代以来“十八学士”的主题有关。可能是当时摹写古代画作后,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编”之作。

  《文会图》(原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地点应该是一所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四周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树下设一大案,案上摆设有果盘、酒樽、杯盏、棋案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竹边树下有两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礼,神情和蔼。垂柳后设一石几,几上横仲尼式瑶琴一张,香炉一个,琴谱数页,琴囊已解,似乎刚刚按弹过。

  大案前设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肴等物,一童子正在桌边忙碌,装点食盘。茶床上陈列茶盏、盏托、茶瓯等物,一童子手提汤瓶,意在点茶;另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床旁设有茶炉、茶箱等物,炉上放置茶瓶,炉火正炽,显然正在煎水。宋徽宗题诗曰:“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挥毫醉醒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另有蔡京一题:“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众雄。”我在想,这只明代嘉靖年间的瓷碗如果是完整器,想必在其画的另一侧,应有这样的题诗和工匠的名字。

  在整幅《文会图》中,场景合理布局,暗示了当时的社会是处在什么样的形态下的,作者巧妙地把一瓶不起眼的酒,放在了整幅画面的最显眼之处,但又让人感觉这一安排并不刻意,这种被后人无比追崇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大家无比追崇的藏品,为什么会这样?不就是一瓶酒吗?宋徽宗说得好:“吟咏挥毫醉醒中。”好个“醉醒中”啊!

  我在考证这块瓷片时,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几天前,我问我的老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书画家、93岁的俞律先生:中国画画得最好的是谁?先生说,“当是宋徽宗吧,此人作画的水平举世罕见,但治理国家却很糟糕,死得也惨,他有太多的文人情怀,是位极富艺术气息的才子,但是他用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来治理国家,就是国之不幸矣!”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11子。史载:元丰八年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变乱新法,国政日非。宣和二年,遣使约金攻辽,成为导致北宋灭亡的祸因。宜和七年,金灭辽,乘势南下,进逼汴京,遂传位于子赵桓,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北宋沦亡后,宋徽宗与其子钦宗赵桓俱被掳北迁,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仅54岁。他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擅书法,创立“瘦金体”。工花鸟,能诗词。《诗词杂俎》有《宋徽宗宫词》一卷(《十家宫词》三卷)、《疆村丛书》有曹元忠辑《宋徽宗词》一卷,等等,堪称真正“艺术大家”!

  笔者所示的这块瓷片,上沿口外圈为双线圈,写画用平等青,发色淡雅朴实,既有双勾混水,又有一笔成划,具有那个时期景德镇窑口的技艺特点。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明代瓷器纹饰装饰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绘画线条笔触有变化,在这样用笔的过程中,以釉色之浓淡粗细表示明暗,是明代艺人工匠的一种洒脱。如此《文会图》残片,呈现民窑纹饰笔法简洁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器物一斑,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这是一种美的传递,也是收藏与历史的对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瓷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