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宋代定窑白釉刻花鱼纹盘
定窑因窑址在宋代属定州而得名,窑址具体位于今天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定窑瓷器创烧于唐代,盛于宋、金时期,止于元代。北宋时定窑曾一度烧制宫廷和官府用的精致瓷器,故民国时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谈到:“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将之列为“五大名窑”之一。
图2 宋代定窑白釉刻花鱼纹盘
江苏溧阳市博物馆中即收藏有一对南宋时期的定窑白釉瓷盘,这对定窑瓷盘1992年出土于原溧阳市沙河乡新沙村的一座南宋墓葬中。两只白釉瓷盘形制大体相近,都采用了刻花工艺,只是盘心图案略有不同。现分别介绍如下:其一,高2、口径13.5厘米,平底侈口浅腹,盘心有刻花鱼纹及荷花纹(图1)。其二,高2、口径13.5厘米,平底侈口浅腹,盘心有刻花游鱼水波纹,器物底部有树叶形花押款(图2)。两件瓷器釉色均呈牙白色,釉面温润恬静,刻花工艺虽寥寥数笔,却简繁得当,将游鱼刻画得灵动轻盈,有呼之欲出之感。
定窑瓷器于北宋中期开始采用覆烧工艺,因此口沿往往无釉,即出现所谓“芒口”,因此当时匠人在定窑盘、碗的口沿镶以金、银、铜口,美其名曰“金扣、银扣、铜扣”。在《吴越备史》、《宋两朝贡奉录》及《宋会要辑稿》等文献,贡瓷名目里有金扣、银扣和金装定器等名称。在瓷器口沿的镶口工艺不仅掩盖了瓷器芒口的缺陷,同时又增加了美感,并且还成为不同身份的人享受不同级别的瓷器的象征。这对定窑瓷盘的口沿当时即镶有银口,虽然时隔近千年,白银已经氧化成黑色,但遥想当年这对小巧可爱的瓷盘,如雪的银边与凝脂般的釉色相映衬,体现了宋代江南富贵人家的风雅。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影响,包括定窑在内的北方瓷业烧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到金朝稳定统治北方以后,定窑烧造才慢慢得到恢复并得到长足的发展。金元之际的文人刘祁在《归潜志》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句,差不多同时期太平老人《袖中锦》中还将“定磁”列入“天下第一”项内。溧阳市博物馆所收藏的这对定窑白釉盘在其出土墓葬中还发现有墓志铭,根据这方出土的墓志铭《宋故安人周氏壙誌》的释读,墓主人周氏德清生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卒于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其人生活于南宋晚期,这对作为陪葬品的定窑白釉瓷盘应该是其生前所使用之物,由此看来这对瓷盘烧造时间大致相当于北方的金元时期。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古定器……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对者。”溧博所藏的定窑白釉瓷盘,虽非徽宗时期的御品,只是南宋时期民间使用的上好佳器,但完好无缺地配对了千年,也是属于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