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沙窑酱青釉省油灯
http://www.socang.com 2020-06-09 14:44 来源:收藏快报 王安妮/湖南长沙
民间俗语有“某某不是一盏省油灯”的说法,而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历史上确实有省油灯实物,其中以四川邛窑最富盛名。近年来,在考古发掘中唐代长沙窑也发现了省油灯。
这件唐代长沙窑酱青釉省油灯(见图),2010年长沙窑谭家坡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底径6.2、高7.5厘米,敞口,直壁下收,圈足;内底中心置圆柱形中空立柱,立柱下端有镂孔,外腹中部斜置短流与夹层相通,通体施青釉,足跟露胎,内壁及灯柱青釉上再施酱釉,现展于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灯作为照明用具,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使用,考古发现以铜灯为主,陶灯较少,基本形制由灯盘、灯柱和座三部分构成。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由于瓷器烧造工艺进步,瓷器逐渐普及,瓷灯逐渐取代铜灯而成为主要照明器具,器型变矮、简单化。唐宋之际,瓷器烧造空前发达,形成一个高峰期,灯作为照明器具形制进一步简化,灯擎变矮,灯座变小,灯盏变深,口径逐渐变小。这一时期全国各大窑系的瓷窑都在烧造等,在湖南长沙窑、浙江宁波云湖窑、陕西铜川黄堡窑等有大量发现。
省油灯因其比普通灯盏更节省燃油而得名。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推断,省油灯最早可烤时间可推至唐宋时期。陆游在《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提到“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何以瓷盏最为省油?这是缘于瓷土表面的釉,利用了釉层渗透性小的特性,在灯盏面施满釉以覆盖盛油碗,减少灯盏本身对油的损耗。由此可看,省油灯选瓷土并非偶尔得之或是尽装饰之功,而是因其灯盏的省油效果比其他材质更具优越性。
除此之外,优良的技艺也是省油的重要原因。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也。一端作小巧,注请冷水于其中,每夕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乍看之下,省油灯与普通油灯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从这件烧造变形的长沙窑酱青釉省油灯来看,细究其构造,就会发现其中大有玄机。其外形成碗状,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深腹形碗,上部为浅腹形同口径碗,这样一深一浅组合中间就形成了夹层,腹侧有个小孔。使用时,从小孔注入冷水至夹层中,表面上的灯油在燃烧发热时,受夹层中低温冷水的作用降低上部碗面内的油温,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这件省油灯虽其貌不扬,但它完美再现了当时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体现了古人“以用为本”质朴的造物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造物的智慧。其“材美技巧”所倡导的科学合理选材用材的理念以及独具匠心的设计创造,仍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长沙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