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胡开文题写招牌
http://www.socang.com   2020-06-05 14:06   来源:收藏快报 胡毓骅/.安徽芜湖

 

 

曾国藩题写的“胡开文”招牌

  “自幼便知胡开文,东涂西抹不肯罢。白首来观老墨庄,黄山松云光四射。学书不成每自惭,要我品题无可话。只道墨家近佛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这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赵朴初有关“胡开文”的题诗。“胡开文”是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1935年前后,“胡开文墨”已经成了徽墨的代名词,当时的《中国经济志》曾记载众多墨店皆标榜自己为“徽州胡开文”的盛况。1995年出版的《安徽省志·商业志》中称:“‘胡开文’几乎成了‘徽墨’的象征。”1861年,曾国藩曾为“胡开文”题写招牌。

  胡开文的由来与发展

  胡开文墨业创始于乾隆三十年(1765)。“胡开文”不是人名,而是墨业的店名。胡开文的创始人是绩溪县上庄村的胡天注,与国学大师胡适同宗共祖,比胡适长五辈。胡天注在13岁时,经人介绍到墨家林立的休宁的墨店当学徒,后来在屯溪租开彩章墨店,租开墨店期满后自己在休宁(海阳)和屯溪创开了两家胡开文墨店。关于胡开文墨店的店名由来,据传是胡天注在自己创设墨店之前,一次他去南京售墨,见贡院考场中悬挂有一块“天开文运”的匾额,他想到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开墨店用“开文”两字很贴切,就将自己的姓“胡”和“开文”二字合并,取名“胡开文”。胡开文墨业在生产上,对徽墨的用料、配方和操作技术精益求精,并继承了奚超、奚廷珪的制墨法,严格遵照“易水遗规”,千锤百炼,操作制墨。因此,“胡开文”的声名日盛,销路更广。由于胡开文墨业讲究墨品质量,不断提高制墨工艺,其所制的“地球墨”,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的“优等奖状”;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荣获“金质牌奖”。

  胡天注在休宁创设胡开文后,又在屯溪开设胡开文墨店。经过胡天注的苦心经营,到嘉庆十四年(1808)胡天注逝世前,胡开文墨业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产业,有田地、山塘、屋宇以及海阳(休宁)、屯溪二墨店。胡天注有八个儿子。他在世时曾立下分析阄书,规定休宁胡开文墨店和屯溪胡开文分店,分别由次子胡余德和七子胡颂德掌管执业。其他六子(长子恒德、三子谅德、四子骖德、五子騋德、六子懋德、八子硕德)回绩溪老家上庄。1852年胡天注的六房懋德孙胡贞一与同乡合股在芜湖南正街开设“胡开文沅记”,这是胡开文墨店走出徽州,走向全国的第一店。1900年前后,胡天注的八房硕德曾孙胡祥钧也走出绩溪上庄,到上海创设“胡开文广户氏”。后来,各房又先后在北京、杭州、歙县、扬州、长沙、武昌、苏州、天津、南京、汉口、九江、安庆、沈阳、万县、成都、重庆、宜宾、灌县、内江、昆明、腾冲等地开设了多家胡开文墨店。1937年左右,胡天注派下八房硕德后裔胡祥运和胡祥英大肆出租、出卖“胡开文”招牌,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非胡天注后裔开设的“胡开文”,有的在同一城市甚至于出现了数家胡开文墨店,如上海有十几家胡开文,芜湖有四家胡开文。

  曾国藩题写“胡开文”招牌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1858年8月,清廷应胡林翼疏请,诏曾国藩与胡林翼共图安徽。经过与太平军几番激战,1861年2月4日,曾国藩派湘军进攻休宁。2月21日曾国藩的湘军收复休宁。3月2日,曾国藩决定率兵攻打徽州府城,3日率军进至休宁。

  休宁是胡开文的诞生地,到1861年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此时的店主是胡天注孙子胡锡熊。在此之前的道光二十八年(1848),大学士、礼部尚书祁隽藻还为胡开文墨业题写了“墨赞”,后来由“胡开文”制成墨票广为宣传。曾国藩率兵进驻休宁后,胡锡熊作为地方绅士拜访了曾国藩。此时的徽州制墨业整体处于凋敝状态,清墨四大家中的汪节庵和汪近圣已停业,曹素功墨业也已离开徽州多年,在徽州唯有胡开文墨店独呈繁荣,当时有墨工百余人,继续经营。曾国藩对胡开文早有了解,自己使用的也是胡开文墨。拜访中曾国藩问到胡锡熊的家庭情况和胡开文的经营状况,了解到其子胡贞观1851年中举,1856年援例补户部员外郎,后迁户部贵州员外郎,加三级记录,这些都拉近了胡锡熊与曾国藩间的距离。胡锡熊提出请其题写招牌的请求,曾国藩欣然命笔,题写了“胡开文”三个大字,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印章。此后胡锡熊将题字制成招牌,挂在店内,广为宣传。曾国藩题写的“胡开文”招牌黑底白字,正反两面内容一样,各竖写“胡开文”三个苍劲的大字。字除了是白色颜料写作成外,还铺有蚌壳类的白色粉末,很考究。四个角上的边框角和上端的铜扣已经只剩痕迹,但是招牌的左下角,曾国藩的印章和名字依然清晰可见。这是“胡开文”墨业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文物。此招牌在“文革”抄家后失踪,不知去向。

  重新现身的“胡开文”招牌

  2003年,不知去向的曾国藩题写的胡开文招牌出现在山西平遥的古玩市场上。此消息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徽墨收藏家王毅获悉后,当即请朋友代为出手收购。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民间组织了一次收藏展,王毅去参观展览时,发现这些民间藏家中有收藏书画的、瓷器的、笔砚的,唯独没有墨。想到家中还留有几锭外婆传下来的墨,王毅先生萌生了收藏墨的想法,“兴许可填补民间收藏的一个空当”。后来,王毅结识了收藏家周超然、郭若余等几位老先生,他们对文物和墨都多有研究。周超然远在北京,王毅每年都要跑几趟北京去跟老先生探讨墨事。交谈中,周超然提点他,“要注意墨的细节”。这句话启发了他,“原来收藏并不一定要追逐大名头的东西,哪怕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也很有意义,比如收藏一些小名头或无名的但能够填补墨史的东西。”现在看来他们的思路是超前的。

  如今,王毅已坐拥古墨2000余锭,其中不乏大名头的文人订制墨、御墨和集锦墨,件件精妙绝伦。不过,超前的思路使他在拥有了众多大名头的精品、孤品后,现在着重去关注国内各省市生产的墨和一些墨谱、墨单、墨票、墨模等与墨有关的文物,意在使中国的墨史趋于完整。这次他收购曾国藩题写的“胡开文”招牌,也是他“填补民间收藏的一个空当”的一次积极实践。多年来,他不但从事古墨及有关文物的收藏,并有志于墨学的研究,曾在上海、安徽等地举办墨展,著有《中国墨文化大观》《古墨》《中国墨文化问学》《中国徽墨》等著作。这些著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墨文化的发展脉络、艺术品位、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也以他自己的藏墨实践叩问沉淀在墨上的历史。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曾国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