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秘密武器”
http://www.socang.com   2020-05-20 14:53   来源:北京晚报 张恢

  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一座城市的成熟标志之一便是设立各类博物馆,在这个注意力飞速变换的时代,媒介的发达,交通的便利,科技的发展,让许多博物馆成了文化“网红”,故宫博物院便是一例。在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书乡选择推荐年游客数量最多的两个知名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卢浮宫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知情人”讲述幕后故事的新书。他们知无不言地写出了博物馆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博物馆是如何传承传统、更新理念、拥抱新技术、各出奇招吸引观众的。

  // 故宫的变革之路 //

  故宫博物院由私人住所变为公众博物馆的道路且长且远,目前仍在进行中。在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的工作中,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抉择需要勇气,执行更需要魄力。在《我是故宫“看门人”》一书中,他讲述了故宫博物院走向世界一级博物馆的道路,让很多对故宫抱有刻板印象的人刮目相看。

  故宫博物院当初开放的宗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观众,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提起故宫大多想到的是漫长的排队等待和嘈杂汹涌的人群。2002年故宫的参观人数第一次突破700万人次,到了2012年单霁翔来到故宫工作的那年,参观人数已经突破了1500万。尤其是节假日,猛增的参观者,让故宫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参观体验直线下滑,同时也充满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很多人在参观后,留下了一些不愉快的体验。面对着双输的局面,单霁翔开始向世界先进的博物馆学习,对故宫进行“闭”与“开”、“分”与“限”的变革,真正地以人为本,开始从观众与管理者的双重角度着眼打造一座现代理念的博物馆。

  海内外博物馆有固定的休息日,一周一天或一月两天,这有助于对日常维护和员工休息。但故宫博物院长期以来,除了年三十的下午和大年初一的上午全年全天开放。展厅布置、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等难以挤出时间,于是单霁翔决定以每周一为闭馆日,调整故宫和员工的状态。起初,单霁翔担心如此变革会让公众产生误解,他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传达故宫的善意。在试运行每周一下午闭馆一年之后,2014年1月1日故宫博物院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外,正式实行每周一全天闭馆。这一“闭”并没有单霁翔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在之后,因为“闭”而有了更多的时间规划故宫、维护文物,这也为“开”做足了准备。

  在单霁翔提供的数据中,故宫博物院现在藏有5.3万幅绘画、7.5万件书法、2.8万件碑帖、16万件青铜器、3.2万件玉石器、36.7万件陶瓷、18万件织绣、上万件外国文物、4.2万件宗教文物,在宗教文物中,80%都是藏传佛教文物,其中包括2.3万尊佛教像、7000件祭法器,还有1970块18世纪的唐卡。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很难在故宫中尽数展出,即使是部分展出轮换更替,也需要大量的空间。在2002年以前的故宫向公众开放的面积只有30%,到2012年单霁翔上任时,也只开放了48%。对于观众而言,参观故宫大多停留在“中轴线”的到此一游上,人都堆积在一处,没有注意到两边的建筑与展览就匆匆出去了,体验非常不好。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故宫、认识故宫的文物,近几年,故宫大力拓展开放区域,将部分外单位清出故宫,将原来做办公用的古建筑恢复原貌。在上一任郑欣淼院长到任之初,故宫就启动了古建筑整体维护工程,为将来的开放打下基础。在开放的方针策略开始实施后,慈宁宫、寿康宫、午门雁翅楼、故宫城墙、南大库、延禧宫等建筑陆续开放。

  一些影视剧带动了故宫热,故宫的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着这种热度,向更多的年轻人传达故宫文物的前世今生。除了“甄嬛”居住的寿康宫之外,延禧宫近年来也成为焦点。延禧宫在历史上多次遭遇雷火焚毁,最后一次雷击是在道光年间。转眼到了末代皇帝溥仪时,他决定在此建造一座观鱼的西洋“水晶宫”,主体使用金属和玻璃,四周水池蓄满水,以防再次被雷击中。但是开工不久,溥仪就被迫退位,因此,延禧宫就成了烂尾楼。在单霁翔看来,此处应该是故宫里难得一见的中西合璧之处。利用这“烂尾”景观,故宫博物院决定在此处建造外国文物博物馆,将故宫内收藏的海外各国的珍贵文物在此展出。随着更多的展览与场馆开放,故宫的“开”在2018年已经接近80%,更多原来陌生的场所来到观众面前。不断出“新”,也让故宫焕然新生,其博物馆的属性也逐渐显露在公众面前。

  故宫博物院的参观人数是全球博物馆之最,虽然有闭馆的政策,但人数还是年年攀升。尤其是节假日,人堵得不得了,有时候穿过一道宫门都得堵个5分钟。观众走失走丢的情况经常发生,人流拥挤带来的踩踏事故风险也越来越高。在历经数次限流失败后,单霁翔再次将限流提上议程,为此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发布会征求大众的意见。有些媒体提出通过提高票价来遏制人流,但是在单霁翔看来,票价定高了人们也会接受,高票价到最后不仅会与限流本意渐行渐远,还会抵挡低收入人群进故宫观摩学习。在数次讨论与否定中,每日限流8万人次成为最终的结果。限流政策之外,故宫博物院还全面实施实名制售票,实行旅行社全部网络订票,取消现场售票,逐渐通过网络代替地面售票。

  故宫在一系列的措施下,安全性、舒适性、有序性逐渐提高,越来越像现代化的博物馆,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科技的手段施行精细有效的操作。通过限流有效地实现了观众的分流,一部分观众躲开旺季,专门挑淡季参观。而故宫博物院这边,也在着眼于淡季,让淡季比旺季更有心意。通过教师免费日、医务人员免费日、环卫工人免费日、公交司乘人员免费日等特别活动,增加不同观众的体验享受。1月至3月是故宫传统的淡季,以往每年这段时间也就接待两三万观众。2019年年初,故宫举办了“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每日观众都达到了8万上限,其中年轻观众占大多数。这也是“分”与“限”带来的意外惊喜,通过舒适的体验,让更多的年轻观众重新认识故宫。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让故宫博物院的体验感凸显出来,也为它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列作出了贡献。

  // 卢浮探秘 //

  “在卢浮宫里巡夜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像个宇航员,博物馆变成了一座幽灵船。我们在不同的时代和氛围中旅行,仿佛变成了世界的主人。”卢浮宫负责守卫夜巡的弗雷德里克·比扬卡蒂尼在每晚九点,从卢浮宫安全中心出发,拿上钥匙和手电,开始了夜间巡逻。他的母亲艾迪特是卢浮宫的第一批守卫人员,现在已经八十岁了,到他这里巡夜成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夜晚漆黑的卢浮宫是什么样子?《卢浮宫的幕布之后》一书作者贝雷尼丝·若弗鲁瓦-施内特与卢浮宫的上百位工作人员一起体验了一遍,包括令人期待的夜巡。夜间的卢浮宫给人的第一冲击是安静,白天这里一刻不停的喧嚣消失得无影无踪,巨大的走廊中自己的脚步声清清楚楚,寂静得甚至有些可怕,而巡夜人员可以享受的“福利”,便是在这种绝对的静谧中细细欣赏每一件艺术品。

  作者描述了这种奇异的场景——在手电筒的光束下,卢浮宫忽然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电影布景,“科撒巴德庭里那些半人半兽的公牛像看上去更加骇人了;我们隐约能辨认出远处古地亚王子石雕像的轮廓;手电光从下面照上去,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伸展着她巨大的翅膀,产生了一种夸张的戏剧效果……”大家在荒无人烟的景象中忘情徜徉在艺术中,各种面孔不断浮现,如拉斐尔笔下的《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或是达·芬奇《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那张线条柔和的鹅蛋脸。

  卢浮宫的守卫队伍有25人,巡夜一直到早上九点一刻结束。茱莉亚·里加德是巡夜组里唯一的女性,她告诉作者:“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五年了,拿什么也换不走这份职业。这里的气氛很特别,夜里人与人之间那种亲密感与白天是完全不同的。”

  最神奇的经历还数站在卢浮宫的屋顶上眺望巴黎了,但卢浮宫的屋顶是整个博物馆的最高点,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地点,只有消防员才能为了升国旗来这里。因为并不对外开放,必须要与巴黎消防队43连提出特别申请才行,作者因为拍摄电视节目才获得这个宝贵特权,与消防员相约屋顶。消防队43连的队长萨巴斯蒂安已经服役五年,很快就要离开卢浮宫,他在巡逻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停下来欣赏每一件艺术品。五年间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2016年塞纳河水突然上涨,他们接到任务要在48小时内撤走三万多件艺术品,这是法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搬运数量如此庞大的艺术品。

  卢浮宫的屋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巴黎市的最高点,是城市的标志,上去也要费一番工夫——先穿过一片错综复杂的长廊,再穿过无数道密门,最后登上无数座楼梯。登顶的风光美得令人窒息,一侧是法兰西喜剧院,另一侧是杜乐丽花园和摩天轮。

  作为工作人员出入卢浮宫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卢浮宫的幕布之后》的作者作为法国官方电视台的媒体人员,也需要先出示空白的“犯罪记录证明”才能得到一张宝贵的胸牌。接待他们的是克里斯蒂娜·菲南斯,卢浮宫接待与展品监管处副主任,她的职责是管理六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内全部展厅和展品,她手下有700名工作人员负责每天接待观众。他们最熟悉的就是每天早上九点开馆便涌向《蒙娜丽莎》的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们。虽然大部分游客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在无事发生时像隐形人一样不抢风头,但在有参观者迷路或试图触碰展品时,会及时出现。作者看来,他们就像卢浮宫的眼和手,他们是最先注意到墙面或艺术品上破损痕迹的人,也是负责向管理员报告温度变化和湿度下降的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招聘中,这一岗位优先录用有军队经历的人,因为有些人会配备武器,但今天他们只佩戴胸牌,更多的工作是和参观者沟通,需要掌握多门语言。这些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对卢浮宫无比熟悉,干预组组长若埃尔·西里尔从四岁起便了解了那些隐藏最深的秘密通道,他的父亲曾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他就在卢浮宫长大。他每天都会面对走丢的孩子,突然晕倒的参观者或是意外受伤的游客,就算一切顺利,每天也要至少走上十五公里,回答无数遍“《蒙娜丽莎》在哪儿?”

  博物馆的掌舵人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第一次进入卢浮宫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他还不太懂历史和艺术,仅仅是宫殿本身就让他震撼不已。几年后,15岁的他再一次独自前往卢浮宫,从此这里成了他闲暇时常去的玩耍的乐园。他记得当年有些展厅还没通电,另一些展厅游客稀少,很多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与艺术品们在一起。他迷上了那些古希腊的绘画和陶器,将每一件展品都临摹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将心爱的艺术品“据为己有”。不过那时他对博物馆馆长这个职业还一无所知,直到大学读历史系二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想象自己会不会哪一天成为这座城堡的大管家。于是他从基层做起,先负责卢浮宫希腊罗马文物部门。此时工作人员交给他一串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钥匙,让他可以打开一扇门,门里面是博物馆不对外展出的藏品,这意味着从这时起,他就可以直接研究藏品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震撼。

  作者在拍摄卢浮宫的过程中感受到这里就像一个微型社会,一个居住着两千人的小小星球,这些卢浮宫的“居民”是星球充满勃勃生机的原因所在。他们是卢浮宫形形色色的工作人员:管理员、讲解员、档案员、艺术品修复师、舞台布景师、底座雕刻师、细木工匠、挂毯织工、画家、消防员、接待员、新闻专员……在卢浮宫工作并不是一种强迫或按部就班的生计,而是一种热爱,在作者采访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爱好。

  // 博物馆奇妙夜 //

  沈辛成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留学纽约深造时,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实习,担任人类学部主任的研究助理。这是全世界最大、最知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三千三百万件展品,四十五个常设展览,那里每天顾客盈门,买票的队伍有时甚至排到建筑外头,来者多是举家前来……”

  在《纽约无人是客——一本37.5℃的博物馆地图》书中,沈辛成写道这座博物馆如此受欢迎,是它用最专业的方式做最接地气的展览:“我们还举办过‘博物馆奇妙夜’的夜访博物馆的活动,晚上九点才开门迎客,有特别的游戏和讲座,小朋友们甚至可以在非洲哺乳动物厅中的象群标本下支起床来睡上一晚,一百五十美元的门票价格不菲,但依旧场场爆满。”

  与欧洲的悠久历史相比,建博物馆对于美国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优势。早在十八世纪,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博物馆便已成立。沈辛成从历史角度剖析了美国博物馆的天然劣势:美国人晚了快一个世纪,等有能力和财力开始赶超的时候,已经是十九世纪晚期了。

  “美国的历史尚短,没有欧洲那样的根植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艺术渊源,但美国人有钱,洛克菲勒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为纽约直接造了一座中世纪的宫殿出来。他连市政府和州议院的力量都嫌多余,拨出了自己的土地和后续运营资金给纽约市,在曼哈顿北端哈德逊河边的公园里效法欧洲中世纪古堡造起了一座大型博物馆。”这便是纽约赫赫有名的修道院博物馆。

  十九世纪后半期,美国各大城市进入飞速发展建设阶段,其中纽约便是大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今日最有名的便是分别位于纽约中央公园东西两侧的两座博物馆便是代表自然科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869年)和人文艺术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872年诞生)。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父亲老罗斯福。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效仿希腊的新古典主义,东门立着老罗斯福的雕像。博物馆建造了罗斯福纪念大堂,不只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博物馆的创立者,更因为他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贡献。

  沈辛成在博物馆实习期间最激动人心的事,不是在库房摸过木乃伊,而是搜集整理人类学家柏托德·劳佛的信件。劳佛是来中国做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第一位美国人,会说汉语、满语、蒙古语、藏语等。“我在博物馆的图书馆中,取出劳佛带回来的《御制耕织图》,《蚕桑萃编》和《天工开物》,根据出借记录现实,这些书已经五十多年没有人用过了。”沈辛成觉得每一点研究发现都令人兴奋,“我常常觉得,他是我穿越时空交上的另一个朋友。那时候,我每天在五楼档案室里兴致高昂;查阅资料焦头烂额的时候,连午饭都会忘了吃。”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