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星夜》,圣雷米,1889年6月
天文学家如何看待梵高的《星夜》?爵士钢琴家怎样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雕塑家会如何看一幅画?这些问题在新开放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放后,与BBC联手,开启全新栏目《在我看来》(The Way I See It)中得到一一解答。
MoMA近日邀请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天文物理学教授珍娜·莱文(Janna Levin)担任嘉宾。从她的视角出发,重新来理解早已耳熟能详的梵高的《星夜》,“艺术家在表达世界,科学家在解释世界,艺术和科学可能是攀爬人类经验真理的两种通道,不断向我们展示这世界未被发现的奇妙。这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好奇心。他们向世界不断地提问。”她说。新MoMA开放后,在“线上博物馆”方面更是加足了马力。除了自制视频节目《在博物馆》(At The Museum) ,MoMA又与BBC强强联手,开启全新重磅栏目《在我看来》(The Way I See It)。《在我看来》(The Way I See It)第一集从MoMA的镇馆之宝文森特·梵·高的《星夜》说起。
天文物理学家眼里的《星夜》
MoMA邀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天文物理学教授珍娜·莱文(Janna Levin)担任嘉宾。从她的视角出发,重新来理解早已耳熟能详的梵高的《星夜》。
之前MoMA也安排过关于《星夜》的各种解说。你会从中得知,梵高的艺术和他在生命中所承受的异于常人的重量密不可分。
梵高在世的时候,其艺术风格并不被当时的艺术界和社会主流所认可,所以一生过得极为窘迫,当他心高气傲的艺术家性格与锋利的现实摩擦时,种种的扭曲和变型就产生了。《星夜》就是在他离世前一年画的。那时候的他刚和高更大吵一架后割下了自己的右耳,主动住进了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医院。
这是一幅梵高眼前的“星夜”,也是梵高心里的“星夜”——或许在艺术家的世界里,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梵高的《星夜》局部
星空是炽烈的,似乎被点燃了。而星空下宁静的村庄是基于梵高的想象,或思念——那带有尖顶的教堂很有可能来自梵高的家乡荷兰。
梵高的《星夜》局部
但艺术最大的魅力,还在于每个人对着同一样作品所产生的不同的感受。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天文物理学教授珍娜·莱文(Janna Levin)与梵高的《星夜》
就比如研究天文的珍娜,她与星星、月亮、天空打了那么久的交道,此刻站在梵高的《星夜》前,她却说:“我根本不想去解读它或是知道它的背景,而是直接去感受。”
科学和艺术,好奇心永在
“显而易见,这幅画非常具有戏剧性,但我只想在其中体会平静。这幅画中的主观感受让人印象深刻,那星星好像要掉下来。在人类最早的认知中,星星经常会迷惑我们,好像它们是永恒的、安静的。”她说。
梵高的《星夜》展出现场
梵高的《星夜》似乎在描绘一种你永远无法企及的事物,星星、夜晚、风、天气……它们都缺少实质性的物理材料,梵高用画笔呼唤了它们的气息而永远无法勾勒它们的实体。这是艺术家面对这些元素时的应对方法,那么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呢?珍娜说:“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不断游走,我觉得这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相通。”
“艺术家在表达世界,科学家在解释世界,艺术和科学可能是攀爬人类经验真理的两种通道,不断向我们展示这世界未被发现的奇妙。这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好奇心。他们向世界不断地提问。”她说。
梵高的《星夜》展出现场
“知识或是图像,会让你拥有不一样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意味着看待自身的方式会不同。就像是这幅画中,现实环境是存在的,那天早晨的天空上有金星。你知道月亮、星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是我们看到的。我们的所见所感总是融入了一些过程,一些分析,一些思考,一些滤镜。”
梵高的《星夜》局部
梵高在《星夜》中将自己所感受的世界画了出来,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有痛苦也有天真,所以这幅画才会如此动人。那并不只是日复一日的星空,而是每一个企图在剧烈动荡中到达平静的灵魂。
梵高的《星夜》局部
既然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业的天文学家都会在艺术作品之前,首先选择自己的感受,想必更多的观众会由此被鼓励。相信感受,相信主观,相信艺术家的浓墨重彩不仅是在表达他自己,更是在表达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