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作为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而金元时期钧窑瓷器的烧造,则体现了钧窑瓷器制造业恢复与延续发展的阶段,并且成功地完成了钧瓷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使钧瓷从此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并见证了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这一时期,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的许多窑场也都曾烧造钧釉器物,形成了庞大的钧窑体系,可以说,影响巨大且深远。
但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讹误,钧瓷概念向来较为混乱,且学术界以往研究重点都在一类被称作“陈设类钧瓷”的瓷器上,对金元时期的器皿类钧瓷缺乏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金元时期钧窑瓷器不断的出土,只有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对比,才能更好地加深对这一时期钧窑瓷器问题的研究和对相关历史背景的考证。
这里介绍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金元时期钧窑天蓝紫斑圆盘(见图),其高2.8、口径18.6、底径12厘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蓝釉泛青,釉面挥洒自如的紫红色斑纹,颇具画意。釉质均匀,釉表开细纹片,底缘及口部沿边皆成米黄色。全器满釉支烧,外底留有圆点状支痕三枚,底心画一圆圈。侈口,折沿,周壁极浅,平底,浅圈足。
钧窑瓷器以幻化多变的釉彩著名于世,部分器皿类钧瓷可上溯至宋代,但花盆、盆托一类作品,根据考古发掘新材料的出土,已被视为产烧于十五世纪中叶左右。这件钧窑瓷盘于烧造过程自然流淌形成的紫色彩斑,仿佛印证了晚清文人对于钧窑瓷器油然而生“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鉴赏观。整件作品的器型与满釉支烧的特征,与北京海淀区出土器雷同,而釉中晕现的彩斑,在十三世纪墓葬的出土品也可见,由此了解此类作品产烧于金元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