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姚哲成,原名志忠,笔名哲成,生于辽宁沈阳。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阳市职工书法协会、沈阳市青年书法协会名誉主席。
自幼酷爱书法,从师沈延毅,主学魏碑兼取唐人笔法,书作笔势奔放,意志自然,平实之中饶有逸宕之势。
作品曾参加(1980年)新加坡书法展获银奖、参加(1976年、1982年)中日书法交流展,并被收入《中日书法作品集》。1986年、1988年两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1992年赴日进行书法交流、讲座,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二十余家院、馆收藏。1994年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参加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展和全国中青年第一、二、三、四届书法展;连续四年入选“书法百杰”,1999年获“书法百杰”金奖,2012年获中国书协“书法贡献奖”。
多次应邀在日本、新加坡举办书法交流或个人书法展。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哲成书法展”,1999年在鲁迅美术学院举办“哲成书法艺术展”。
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法作品》、《百人墨迹》、《当代名人墨迹》、《当代百人》、《九畹作品集》、《现代名人书法》、《书法集锦》等数十种作品集、小传收入《书法家辞典》、《文艺名人辞典》等数十种辞书。如今作品被数百名山大川、碑林收录、刊刻。
出版有:《哲成书法作品集》、《哲成书法楹联》等十几部专著。大量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及多省博物馆收藏。
4月8日,武汉解封。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与众志成城的战斗力量是战“疫”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的根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书法家不仅没有缺席,还时刻以笔墨为武器,铭志、鼓劲,成为一支活跃的文化战“疫”队伍。我省老一辈书法名家老骥伏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以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醇厚的艺术功力,创作出一批佳作,记录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生命思考。
艺术积淀在战“疫”中 释放正能量
书法艺术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与法度遵循,但个性创作仍是其充满生机的重要元素。书法家以其艺术积淀、独立思考、匠心独运的表达记录时代与心怀,释放正能量,在全球战“疫”的特殊历史阶段,以中华传统艺术铭志、励志、告慰心灵的多重表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以文墨相兼表达对生命的思考,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产生审美“自觉”,并引发广泛共鸣,凝聚精神力量。
书法因大众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发展,“从诞生起就与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用以表现生命,是书家所有生存状态与思想映射在笔墨与纸张上的实影。从书法可以看出书家乃至时代生命意识的强弱与盛衰。”慰藉生命,使人的心态在种种压力和沉痛下维持平衡并获得宁静,成为艺术的普遍认知。
中正劲健的书风 引发审美共鸣
辽宁省四位著名老一代书法家的行为和创作,浓缩着辽宁艺术界自觉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姚哲成是当代书法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东北老一辈书家代表,是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的组织策划者之一。其作为书法大师沈延毅的入室弟子,在继承弘扬其书法精神、培育后学方面始终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其书法以扎实的临帖基础与对历史、社会、哲学的认知作为承载,融个人心怀与宏大使命责任于一体,呈现众多雅俗共赏的佳作。
其战“疫”创作以大众易懂的中正书体和朗朗上口的文辞内容来抒发心志,与大众产生更广泛的互动,同心克难。
大学之道
文/洪臣
姚哲成是以他的生命展现了一个儒者的风范和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他以书画瓷器拓片收藏延续了中国传统的一脉精华。姚哲成的意义其实在于以他的个体的力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魂宝,同时带给了我们个丰富多彩的“收藏”世界。姚哲成始终具有一种传统的人文情怀,他始终在书法艺术之外搞收藏,始终将他对于艺术的感悟经验告诉学生和朋友们。他的处世的方式是谦和明澈的,他的气度是温和自然的。
沈延毅如参天大树,遮风挡雨,庇护栋梁才干,为姚哲成提供了砥砺人生,提升艺术水平的场所。姚哲成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书法作品参加全国展览,他的书法作品入选“文革”后1978年出版的中国第一本书法选集《中国现代书法选》,书法选中有郭沬若、林散之等人作品,姚哲成因此而声名远播,成为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姚哲成敬重沈延毅的艺术和人格,感念沈延毅的恩泽。姚哲成对于沈延毅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成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每到清明时节姚哲成始终带领学生到辽宁省盖县沈延毅墓拜祭。姚哲成对沈阳当代书法的贡献在于1972年“文革”后期,姚哲成与孙德洲一同创办了“沈河区书法组”开启了新时期沈阳书法发展的新纪元。改革开放后,姚哲成任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姚哲成奖掖提携年轻书法家,已经成为他的美德。成就和荣誉,他从来没有提过,他最关心的是实现心中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他对沈阳书法艺术发展的理想。因此,沈阳的书法篆刻有了长足的发展。
姚哲成的艺术修持,人生行止的不同侧面,足以概括他的全面素养,品格,地位和贡献。姚哲成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者,捍卫者!他超然淡定,安于清素,为人低调,不事张扬,这正是体现了他践行儒家优良传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最崇高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