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的小木屋
最近的日子,宅在家成为了很多人唯一的选择。一间房子,能体现出主人的品味与性格当房子。而与艺术家发生联系,充满斑斓的色彩和故事也得到了见证与保留。
1奈良美智的创作以自己的孤独与疏离作为起点,继而表现了一代人在社会重组中与世界疏离隔膜的情感经验。
奈良美智的幼年,爸妈工作繁忙,性格又内向敏感,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独处。没有人的时候,他会在被苹果树包围的小木屋里,与苹果树说话。这个小木屋,是他内心深处的熟悉又舒适的地方,见证了创作与成长。
奈良美智,《然而并非一切(橘屋)》
奈良美智将他的小屋一路搭到了全世界。人们通过小窗口看到里面的画作,窥探的是创作者处于闹市之中渴望对自我与孤独的坚持。2000年以后,奈良美智在个展《我不介意你忘了我》中,小屋就成为展示作品的载体。
2盐田千春是与草间弥生齐名的日本著名女艺术家。她经常用面向社会征集的方法收集日常物件,作为一种生命印记放入作品中,去探讨生存和死亡的关系,并温情地诉说每件事物背后的故事。
盐田千春,《一个屋子的记忆》,2009
2009年的作品《一个屋子的记忆》,其中所用的窗子便是盐田千春经过几年在德国收集来的。每一个窗子都见证了20世纪德国历史的流转。窗户就像人的肌肤,就像她自身的无法逾越的界限,而盐田千春正是站在这非内非外的夹缝之间。
盐田千春,《与 DNA 的对话》,1999
这种夹缝之间的感觉,或许源于盐田千春在德国生活的缘故。她说,自己走到哪里都没有回家的路。这是旅居海外多年的人所共同的感情。而她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强烈的不在场,对旧物的迷恋所传达的存在感,似乎同样与此有关。
3宋冬的作品始终是带着谦和与温良的态度来观察与审视这个大千世界的来去匆匆。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当代艺术创作,通过创作实践对精神世界及具体生活同时进行艺术探索,而二者之间又互为影响。
宋冬,《穷人的智慧:与树共生》,装置,392×245×365cm,2005
2005年开始,宋冬从《物尽其用》发展出了关注底层居民生活的《穷人的智慧》系列,2011年首次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宋冬从小生长在北京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内,在这种即“公共”又“私密”的空间中,上演着关于家庭、邻里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的网络。
4
奥地利“荒谬”观念艺术家欧文·沃姆作品向来让人惊奇,同时又有着某种戏剧性的诙谐。通常人们看到都会笑,但笑过之后又有着某种对现实的反思。
欧文·沃姆关于房子的创作
欧文·沃姆强调:“当艺术家的过程听起来很浪漫,但我是家里的异类。本来是很窄的家,发现艺术后,生活一下变宽了。窄房子就是爸妈的房子,家具都永远不变的,就是那么小的空间”。
欧文·沃姆《窄房子》系列
《窄房子》系列是一座窄到一个人只能侧身穿过的窄房子。观众们在窄房子中穿梭,犹如进入了一个变形的现实空间,一切都被拉窄了,但我们依然能够在其中挤身而过。在人人都想住胖房子的年代里,这样的窄房子自然是一个讽刺。
5
韩国艺术家徐道获以纤维雕塑重新塑造的居住空间和家居用品著称,其探讨的主题包括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家族历史,如“家”、“迁徒”、“回忆”和“个体”等。
徐道获,《西22街348号》,公寓A-2, 楼道和楼梯细节,2011 - 2015
徐道获穿梭于纽约、首尔和伦敦三地居住和工作,并视这样的生活经验探索“移民”作为创作主题的核心。他在不同的城市建立一种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对每个地方独特而复杂的理解。
徐道获,《Wielandstr. 18, 12159 Berlin》,2011
他曾在纽约这座城市中获得灵感,使用了全新的材料打造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公寓设计作品。这些与传统建筑风格迥异的室内设计作品使用了不锈钢框架来搭建起空间,同时辅以涤纶等聚酯纤维来铺设出物体立面,同时这也是对他自己在纽约的工作室设计的再创意。
6
艺术家Schweder 和Shelley自2007年开始合作,专注于“性能架构”,即设计、建造和居住结构。
2018年,在纽约北部的户外雕塑公园Omi的起伏山丘上,duo Alex Schweder 和Ward Shelley 用一个特殊的斜面创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房子。房子内部的运动,如人行走、放置物品,以及外部的力量,如阵风,就会导致结构轻微倾斜和旋转。
《ReActor》
该项目名为“ReActor”,是一个长42英尺(约12.8米)、宽8英尺(约2.4米)的旋转房子,可在一个14英尺(约4.2米)高的混凝土柱上保持平衡。艺术家希望用作品表达建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