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接触玉石的人就如同混迹于玉市上的老江湖,有时候只要一招一式便可知他人功底如何。
所以,如果是刚接触的宝友,要是不想一开口就被有些人当“小白”坑一把,下面这些行为可不要有!
只关注价格
很多人在挑玉的时候,一开口就问“老板,有两三千元的和田玉吗?”,询问的过程中不关注玉本身的品质与特点,这就容易给一些居心不正的商家坑人的机会了。
随便拿个几百块钱的玉,写个标价糊弄人,反正你也不知道,尤其是一些商场柜台里挂牌标价的,标牌价和实际上值的价格,差的有多远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其实,无论是买玉,还是买其他的东西,对价格比较敏感,这是很正常的。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有合理的预算对于尽快选到合适的玉是有帮助的。
但即使是靠谱的商家,面对只关注价格、不关注其他的玩家,也会大感头疼。
同一个价位中,有的玉玉质不错,但是颜色不算讨喜或者略有瑕疵;有的玉颜色不错、质地干净,但是玉肉一般;再加上大小、雕工等因素,更是千差万别。
所以,大家在选玉的时候,除了和商家沟通预算范围,也要记得表达自己对于玉的偏好。
是看重玉的颜色,比方说白度、皮色?还是看重玉质的细腻度和油润度?能不能接受瑕疵、或者像碧玉黑点这种天然特点的存在?
想清楚这些相关的问题,才能更好避免一时冲动带来的后悔,也能避开那些“只谈价格、不谈品质”的商家。
只关注产地
对于产地,同样有很多消费者觉得只有新疆产的才是好玉。
像一些极品的玉料确实也多是出自新疆,一些产地的和田玉确实更为知名,比如且末料、于田料、若羌等等。
但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产地之间品质也有区别,也不是新疆的就比其他地方的好。(当然,韩料大家还是避开为好。)
不同产地的白玉都有好有坏,不能一巴掌拍死,说它一定好或是不好。
就以碧玉为例,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其实是俄料碧玉。
相比于油润性好但产量少、黑点较多的和田碧玉,俄碧绿色更为浓艳,结构也十分细腻,且黑点相对较少,更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常被称作新疆碧玉的玛纳斯料
像同样来自新疆的玛纳斯碧玉,颜色较淡,内部浑浊杂质较多,相比俄碧玉来说,无论是价值还是其它,要相差很多。
希望大家能记住,产地是区分的一种参考,但产地也并非完全的可靠,更多的是在大范围下的一个总体评估。
看玉如看人,最终看的还是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出产地。
玉够白就行
人们对和田玉最多的一个误解就是——越白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
造假明显的“光白籽”
像大家都喜欢的羊脂玉,它的颜色就一般为偏暖感白色,不发青,也不发灰,白肉里微微泛着淡淡地黄调而呈糯感,浑厚自然,看上去十分的润眼,并不是特别的白。
像很多白度很高的料子,没有最关键的“油脂感”,即使再白,也只能是普通和田玉,而不是羊脂玉。
还有的,甚至将连玉都算不上的白色石英岩或者阿富汗玉,进行处理仿冒,虽然表面上看去足够以假乱真,但其质地结构和硬度方面是没法跟和田玉相比的。
所以,宝友们选玉时,可别认白不认肉,“白”才不是衡量好玉的唯一标准。
有个证书就够了
证书,其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玉石的证书,就好比人的身份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一些宝友看到证书就觉得万事大吉,赶紧掏钱买买买……
其实,一般情况下,购买玉石的时候,大家都会要求商家出具鉴定证书,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好习惯。
但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假证书,有的伪造者还还会利用山寨网站的链接迷惑人。
大家在看见证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一看,是不是权威国检机构的证书,才能减少“吃药”的可能性。
迷信民间鉴玉法
不知什么时候起,网上就流传了一堆奇奇怪怪、五花八门的鉴玉方法,比如:
缠根头发丝烧烧看、拿把小刀刮一刮、舌头舔玉来分辨、还有什么水滴法、敲击法......等等。
这些所谓的“窍门、“偏方”,对于鉴别和田玉真伪其实压根没什么用,误导了很多宝友。
破坏性实验 切勿模仿!
像火烧法,其实不管是玉石,还是其他表面光滑的物品,都有这种效果;刀刮法,很多仿料也会选用一些硬度高的玉石,同样不会留下痕迹。
如果烧的久了,或者刀刮时用力过重,可能会对和田玉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痕,大大影响其价值,甚至有可能好玉变成残次品,哭都没法哭。
即使是再靠谱、再专业的鉴定方法,也只能说是一个辅助的手段,面对着与时俱进的造假技术,也很可能出现偏差,仅凭眼力、经验是没办法完全作准的。
宝友们在买玉的时候,其实不用局限在一些固有的印象当中,在尝试了解的基础上去感受玉,有自己的判断后选择对的渠道和商家。
毕竟,遇上靠谱的卖家,即使不太懂,也不用担心被坑、还能学到经验,但遇见不靠谱的,做什么也难逃被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