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三山图》:道教存想通神的仙境
http://www.socang.com   2020-03-30 17:05   来源:收藏快报 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明代中后期的瓷器上,常见一种以大海和三座山组合的瓷画(图1、2、3)。有些爱好者将它们称作“寿山福海”图,认为是祝寿用的吉祥图案。仔细推敲,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寿山福海”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简化语,而古代所称“南山”一般是指地处陕西的终南山,怎么可能在海上出现?即使将终南山移过来与大海搭配成画,那也只需画一座山,不会是三座山。笔者以为,这种画面应该是在表现道教推崇的“蓬莱三神山”,可称之为《蓬莱三山图》。

图2

图3

  蓬莱三神山是传说中大海里的三座山,很早就与神仙故事联系在一起。如战国时《列子·汤问》有这样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

  这个记载显然不可能有现实依据,完全是古人想象的产物。《列子·汤问》还说到:五座神山中,后来“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所以只剩下了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座神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记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个记载表明,秦始皇听信徐巿(徐福)之言,把神话传说中的海中三神山及神山上的仙人当作真有其事,竟发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去寻找。可见,秦代人受知识局限,仍分不清想象与现实是虚实不同的境界。

  后来汉武帝也曾派数千人入海去寻求“蓬莱神人”,最终也归于失败。照理来讲,“蓬莱三神山”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应该会逐渐淡出人们关注的视野。但明代中后期的瓷器上又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蓬莱三山图》呢?其原因有二:一是与道教的兴盛有关;二是与杨贵妃的传说有关。

  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因。明代道教流行斋醮科仪,即通过某种法事仪程与神沟通,向神寻求帮助。举行斋醮时,一般要搭一个高高的台子作为道场。在法事过程中,主事的法师会用一种称作“存想”的法术进行冥想,想象出一片神仙生活的世界,然后自己在那里与神仙进行沟通交流。

  “蓬莱三神山”是道士们熟知的神仙世界之一,法师的“存想”经常将道场想象成一座神山,然后在台子上走罡步、掐手诀、念咒语等,进入与神仙对话的境界。在这种宗教性的想象中,法师们会达到现实与幻想难以区分的程度。

  由于道教盛行,“存想”法术也被明代社会广泛接受,从而使“三神山”成了明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笃信不疑。

  第二个原因与杨贵妃的传说有关。随着明代社会进入中期,小说、戏剧等市民文化趋向繁荣,其中唐代杨贵妃的故事深受欢迎。当时杨贵妃的戏很多,故事情节大都是依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陈鸿的小说《长恨歌传》等改编。

  《长恨歌》写到唐明皇经安史之乱后回到长安城,杨贵妃已死于马嵬坡,宫中一片凄凉。唐明皇对杨贵妃日夜思念,终无再次相见的可能。接着有一大段奇异的叙述:“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一段说的是:有一个临邛来长安的道士,“能以精诚致魂魄”。他帮助唐明皇去寻找杨贵妃的魂魄,上天入地找了一圈,竟在蓬莱仙山上真的找到了杨贵妃!道士还从杨贵妃那里给唐明皇带回来了两人从前谈情说爱的“旧物”,解了唐明皇的相思之苦。这一个道士寻找杨贵妃魂魄的过程,看似是文学家丰富的想象,其实正是依据道教“存想通神”之法演绎出来的情节。

  正因为明代道教斋醮科仪的兴盛,以及杨贵妃与唐明皇故事的流行,使得蓬莱“三神山”的传说深入人心,瓷器上出现大量《蓬莱三山图》也就不奇怪了。

  别小看瓷器上出现的《蓬莱三山图》,它对当时的社会或许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奇特的文化体验。二是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果注意《蓬莱三山图》在瓷器上的使用范围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出现在小酒杯、小菜碟的内底。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为了便于明代人享受一种情趣生活:可以边饮酒边凝视《蓬莱三山图》展开存想。饮酒者晕晕乎乎的,更容易体验到“存想通神”的乐趣。

  至于《蓬莱三山图》瓷画对戏剧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清初洪升编的《长生殿》。《长生殿》第四十六出“觅魂”,把道士杨通幽在东华门登坛、招神、上香、献灯、念咒、烧符、召魂、存想、出神、上天、入地……最后在蓬莱见到杨贵妃的过程,仔仔细细地演了一遍,其详细程度简直就是一本道教斋蘸科仪的教科书。经此一番铺垫,找到杨贵妃后听她倾诉衷肠,才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高潮。如果社会上没有对“蓬莱三神山”的广泛认同,《长生殿》就不会如此长篇大论地讲述道士寻找杨贵妃阴魂的过程,讲了也不会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因此,《长生殿》之所以感人至深,其实是历史、宗教、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等不同类型文化艺术作品,在明清社会产生共振效应的结果,这其中也有瓷画的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蓬莱三山图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