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书法造假:100件假货与1件原作!
http://www.socang.com   2020-03-24 15:13   来源:雅昌艺术网

  关于书法赝品,启功先生曾经用一句话形容:“写得好的是假的,写得不好的是真的!”

  一句玩笑话,谦虚却也让人感觉无奈,这就是书法艺术市场的现实。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以假乱真的书法临摹高手,诸如米芾、钟会,每个朝代总能留下高明的书法赝品,不仅功夫一流,细节完美,甚至堪称妙品。

  这些作假的故事甚至流传至今,成为书法史上津津有味的谈资。只不过当繁荣的经济市场来临,这样的故事就变味儿了。

  尤其是从90年代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后,催生出这些巨大利益背后的造假热潮,近些年来,横行于市场的假作和赝品已经为作为产业链源头的艺术家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影响。2020年,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的【艺术·315】栏目聚焦书法领域,深入书法市场的作假和乱象。

  书法造假重灾区:从近现代漫延至当代

  2018年,央视曝出一条新闻:贵州遵义警方在公安部指挥下,侦破了一起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的案件,仿冒启功、欧阳中石、范曾书画作品犯罪团伙被侦破。这则新闻中,主犯郑某是一个书法造假行业内的“高手”,他特别擅长模仿启功、欧阳中石、范曾等名家的书法。一位姓李的商人曾经付给他1000多万元,拿走了他模仿的200多幅范曾的书法作品。

  看似惊人的新闻,只不过是当代书法造假乱象中的一个缩影。近日,我们邀请近10位书法艺术家、收藏家共同参与书法市场的调研,通过专家们的观察与总结,一窥书法艺术市场的乱象。

  调研中,多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书法造假的重灾区首先集中于近现代书法,尤其集中于启功、于佑任、林散之、欧阳中石等几位书法名家。

  那么,赝品之多,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这个肯定没有办法统计。”收藏家李先生回应:“这些老先生们,真品数量稀少。但偌大的市场需求量,肯定大比例上都是赝品,甚至有的地区启功的作品看几十张甚至上百张作品有一张真品就不错了。”

  “从90年代开始,北京琉璃厂、潘家园等地书画市场启功、欧阳中石、刘炳森、范曾等书法名家的字就比较抢手了,地滩上一放几十张、上百张,价格都很低,一幅字15到20元,画贩子一买就是十几幅、几十幅。当时书画艺术市场刚刚起步,国家也没有出台过相关政策。”如今年近80岁的书法家纪怀昌先生经历过那个年代。

启功书法仿品

  为人慷慨的启功先生,如今依然养着产业链上的成千上百人。因为慷慨,所以在世时候求他的书法比较容易,真迹流传的比较多,赝品也多。一位曾经参与过启功先生作品集的艺术家向雅昌艺术网透露,2002年,他参与了启功先生作品集的筹备,当时就见到了大量启功的赝品,10张中可能只有1张作品是真的。如果当时的比例是10:1,那18年后的今天的真品占比更加可想而知。

欧阳中石书法仿品

  欧阳中石同样也是造假重灾区。“我曾经见过一个朋友花400多万买下几十张沈鹏和欧阳中石两位先生的作品,拿去送礼的时候被发现是假货。他拿到我这里来,让我帮他鉴定,说实话,当他从信封里抽出那张纸的来的时候,还没有打开,我就判断是假的。但是我依然找到一位专门经营欧阳中石先生的朋友来看,还是假的。通过这位朋友我才得知,在某些地区的市场上,100张欧阳中石先生的作品中有1张是真品,就已经很不错了。”艺术家王先生告诉雅昌艺术网。

林散之书法仿品

  在南方书法市场上,被造假最严重的当属林散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和安徽等地,就有林散之的赝品出现,有人直接根据出版物上林散之的代表作仿制;有人把原件复印放大,用宣纸蒙在上面临摹;还有人专门模仿林散之85岁后的草书,因为这段时间因身体原因其作品的笔墨力道稍显弱了,功力不到的造假者就会专门针对这一时期的作品造假。近年来,南京市面上仿林散之的作品已经达到乱真的地步,有些赝品连林散之家人都看不出来。他的儿子林筱之也曾呼吁过:“市场赝品太多啦,藏家千万要擦亮眼睛。”另外,对林散之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仿造,已经形成一个分工很精细的产业。

  其实大量200块钱“一眼假”的低端仿品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越来越精细的高仿,这些以假乱真的赝品进入市场后,谁都不知道哪一天会被当作真品进入拍卖,扰乱艺术品交易秩序。

  当代书法家们的情况会好一些吗?

  ”现在的伪作真是铺天盖地!”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如此形容造假情况,“十多年前我在江苏省的时候就发现大量的造假作品。持续到现在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观,我也很苦恼。”言恭达向雅昌艺术网回忆了一件关于伪作的往事。他曾经收到到过一位南方某拍卖公司的老总委托他鉴定的作品,这件作品是言先生非常满意的作品。但是这件作品他只写过一次而且原作一直在自己家里,仅仅对外展出出版过,市场上怎么会出现同样的作品呢?后来通过鉴定发现这幅作品是高仿。“一般人真的很难去鉴定!”言恭达先生感慨的说。

  雅昌鉴证备案经寇克让本人鉴定的作品

  寇克让介绍,关于自己作品的大规模收藏大约是在2009年至2010年前后,但2014年就出现了大量集中的仿作现象。书法家纪怀昌告诉雅昌艺术网,即使近些年来市场规范起来,假作的现象好一些了,但市场上流通作品中依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假作。

  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而言,其作品已经“假”的不可思议:“现在的造假情况让人啼笑皆非,有的时候我会发现一幅作品我根本没有创作过,他们题上我的名字就买出去了。这不仅仅是仿作了,这是完全的造假。”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刘灿铭告诉雅昌艺术网:“我在几年前就看到我自已的假字,常州拍卖会、吴江的藏家等地方有。去年又见到几张假字,各种形式都有,居然也有小楷做假。多方发图片求证,只好说‘不对’、‘假的’。我自己没法处理,只能任其发展,一笑了之。”

  书法家仇高驰说:“经常遇到被造假的情况,也不知道造假来自何处。但是伪作一定会带来不良影响:一是有损于书法家自身形象,让局外人感觉水平不过如此。其次,扰乱书法家的作品市场。”

  不仅仅是专业的书法家的作品会遭遇赝品危机,很多当代画家的书法作品同样不可避免的被造假。

  通过雅昌鉴证备案以及艺术家拍卖作品认证(CARS)相结合得出的数据:以工笔画著称的何家英的书法作品中伪作达到40%;同样做为画家的王明明,其书法作品伪作率也达到14%;画家宋雨桂先生的书法作品,有21%的伪作。最触目惊心的数字来自卢甫圣和韩美林两位先生,雅昌鉴证备案数据显示卢甫圣的书法作品中有75%为伪作,而韩美林的书法作品中这一数字达到惊人的93%。

  经过雅昌鉴证备案的韩美林的书法作品中有93%为伪作

  经过雅昌鉴证备案的卢甫圣的书法作品中有75%为伪作

  书法造假的地域版图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不同绘画流派的形成。而艺术品造假的地域性与这些画派的地域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与这次调研专家们的讨论,我们也勾勒出各地书法艺术的造假版图。2013年,雅昌艺术网就曾对中国书画造假的地域性特征有过深入调查研究并发布相关报告,从书法造假的地域性特征来看,与中国绘画造假的地域性特征基本保持一致。

  京津地区造假的特点是地摊货与高仿共存,例如北京的琉璃厂、潘家园等地的书法造假主要针近现代的书法作品比如欧阳中石、刘炳森、郭沫若,以及齐白石、李可染、黄胄、范曾等知名书画艺术家的书法作品。

  海派的造假以“杭州假”、“上海仿”为主,而在这其中,陆俨少和谢稚柳等人是市场上最为火爆的两位近现代的书画大师,他们的作品自然是被仿造最多的,还有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刘旦宅等。

  南京造假则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等地,所仿以金陵画派钱(钱松喦)宋(宋文治)亚(亚明)魏(魏紫熙)、傅抱石、陈大羽等画家以及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等书法家的作品为主。同时,苏州的书画市场大多仿造的是唐宋、明清的名家比较多,例如唐寅、王宠、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

  北京潘家园

  以此类推,江浙地区仿造的对象多是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钱松岩、沙孟海、林散之、沈尹默等;陕西地区主要的作假是假画比较多,华兴门、北院门、大小雁塔、古玩城等地,造假主要针对石鲁、赵望云、何海霞、于佑任等艺术家;广东人仿造关山月、黎雄才;东北就仿于志学;海外地区的造假则主要针对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艺术大家。

  总体上来讲,书画造假的区域性明显。在某一个区域内,特地的文化氛围就决定了当地的书画大家肯定是市场最追捧的。同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也最容易成为造假的对象。

  但是,当造假也步入互联网时代,当代书法家被造假的情况,已经打破了这种地域边界。例如我们熟知的一位北方的书法艺术家,最早被大量造假是在江苏的某县级市,此后的10年来,不断有专门针对其作品风格造假的团队,经过了解之后,发现集中于珠三角地区。

  而大部分较早进入市场、较早出版过出版物的当代书家,其造假团伙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地造假之后,直接进入网络平台售卖,或是输入北京、山东、江苏、安徽等书画交易大省。

  人人都写书法的时代 为何依然真假难辨?

  不同于中国画,书法写作的高度规范性这一特征,使作假者很容易掌握以假乱真的“临摹”能力。

  “写书法的人都是有临摹能力的,例如写行书的都可以模仿草书。”寇克让解读说,非书法专业领域的人并不了解,书法的模仿即使是相似度只有两到三成,在大众来看就已经很像了,如果是四五成就非常像了,如果是模仿相似度到八九成,那作者本人有时候甚至都很难分辨。书法的仿造就是这样,如果有两三成像真的,一般老百姓是很难分辨的,根本看不出来。”

  近些年来,书法艺术越来越受教育及大众的普遍关注,人人都在学书法;即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专业书法领域的门槛依然是很高的,书法史每往前推进一步都很难。之于大众来说,无论是欣赏还是收藏,书法的分辨也是难上加难。

  对于当下的造假手段,言恭达先生总结出造假的常用方式:第一、造假者会对着这些出版物进行临摹,这种临摹在线条、字体结构等方面会失真,一看就能看出是伪作。第二、通过特殊的方式把作品还原出来,然后用宣纸描摹,这种方式做出来的作品在字体结构上与原作基本一致,但是在运笔、线条上一点会出现涩的情况,气韵不畅,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第三、最让人难以分辨的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运用机器进行高仿,这种作品一般人都很难鉴定,大多需要借助高密度仪器才能分辨。

  寇克让认为,这些直接以利益为目的的造假通过鉴定手段是可以区别的,但是目前还有扰乱艺术行业秩序的作假,那就是对作品风格的模仿,目的不仅仅是牟利,还要扰乱整个艺术行业和收藏市场的秩序。“然后接着他们会慢慢通过一些运作手段,把他的作品慢慢洗白,让人搞不清楚这种风格究竟是谁开创的,谁是重要的艺术家,所以这种方式比作品本身的仿造更可怕。”

  青年书法家丁楠同样认为面对书法作品的造假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未出名是没有人造你的假,出了名是防不胜防。总之,都是一个利字当先。现在法律在这个方面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一部著作权法,似乎对作家更有利,对书画家保护不够。据说南方有画家申报自己独特画法的专利。当时在圈内引为笑谈。也不知专利局是如何界定的,居然就被申请下来了。如果别人学习这种专利是不是就是窃取专利?我们知道,任何一项艺术成果都需要继承发展。这和侵权岂不是矛盾?所以,保护艺术家的作品很难。”

  假局之外还有乱局

  真假难辨之外,就是好坏不分。互联网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遍地开花,直接催生了网络中大量以书法赚噱头的有心者。

  各种书画院、协会遍地开花,联合国xx书协会、世界xx书法协会、xx书体研究院等等,或以“中字头”挂名的各种机构更是不胜枚举,另外还有伪造中书协举办各种活动,包装出各种书法大师。因为书法需要欣赏者有较高的欣赏水准,对艺术素养的要求极高,这就造成公众很难从作品本身就辨别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

  据媒体报道,在常德一位59岁的市书法协会的会员当众展示倒立挥毫,用“铁头功”可以坚持20分钟,一口气能写3幅总共100字的作品。更有一位年仅16岁的少年可以用左手单手倒立起来,右手拿毛笔写字,如此功夫则是来自于从小家族培养的学武基础。

  “湖南老先生同时用八支毛笔写八个字,不知道这是书法还是杂技表演”。新闻报道称,这位号称“特技书法家”的周某可以用分别四到八支笔同时写出各种不同的字。图中就是他在表演八支笔同时写八个不同汉字的过程,他两只手各握三支笔,能写出六个字,还要用牙咬着两只笔再写出两个字,八个字一气呵成就写完了。

  如何区分网络上的种种怪象和真正的书法艺术呢?“真正进入书法创作领域,需要几十年的临摹、苦练,才能在书法领域有些建树,明代书法家王铎坚持‘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书法就是个苦差事,但是天天有时间玩手机和小视频的这些书法家们?他们哪里有功夫花在专业上?他们是真的书法家吗?所以我们要鉴别谁是真书法家谁是假大师的时候,我觉得这些基本常识就够了。”寇克让建议道。

  关于假协会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假机构假协会非常普遍,在权威机构的名字上加减一两个字或改一两个字,就变成一个山寨机构。其实当老百姓分辨不清的时候就容易被这些假证书所蒙蔽,所以有时候舆论导向也是滋生这些乱象的温床,真正对书法热爱的爱好者和藏家不应该只停留在看名片、看名头、看证书、看噱头上,更实际的方法是去真正了解书法。”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以现金颁奖曾引发热议

  此外,对于书法界本身而言,也需固本清源。无论是18年中书协“兰亭奖”事件,后来的书协贿选事件或是19年安徽“书法大赛以数百万现金颁奖”事件,都让书法界处于舆论焦点的负面,这也让更多“李鬼”有了可乘之机。

  赵绪成先生谈到:“事情要看两面性,除了所谓的假协会,假大师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也要反省一下,今天的真协会,真‘大师’们有没有‘假’的东西呢?从艺术创造性来说,真‘大师’们的创造性怎么体现?”《中国书法全集》主编、书法家刘正成认为,书法圈内首先要组织好书法的批评,抛开名利观念深入的来谈作品的得失,通过批评促进步。由艺术家自己参加辩解而引起专业范围的讨论,对群众的普及可能才会起到正面作用。

  关于书法收藏入门的几点建议:

  行笔至此,实在觉得书法艺术市场和行业乱象的净化之路会“路漫漫而修远兮”,你我都需“上下求索”。我能帮你的,可能就是总结多位书法专家的建议,希望您在学习和收藏的路上少走一点弯路:

  1.多看名家作品,提高眼界。提升欣赏水平,学习书法知识。

  2.理论造诣的重要性,选择有理论造诣书法家,例如黄宾虹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理论基础。

  3.收藏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书法家的作品。个人风格对书法家特别重要。

  4.收藏专业书法家的作品,专业书法家的作品不等于名家书法。

  5.深入了解自己收藏的书法家的个人风格,了解他的学习创作的历程。

  6.要学会识别书画家作品中的落款。落款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书家一般字可以写一两次,但落款要写几百上千次,所以字可以模仿,但落款要模仿到相似度特别高,是很难的。还要了解书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风格,比如对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风格进行研究。

  7.就是把好作品的材料关。书画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纸张、用墨、印泥等材料的鉴定,另外,印章也是重要的一环,大部分书法家在落款和盖章环节,态度都是很郑重的。

  8.收藏精品。书法收藏要有精品意识,精品与一般作品会有很大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书法造假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