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手串
在清代宫廷,手串成了帝后们颇为喜欢的佩饰,从许多清宫绘画中可见一斑。清宫收藏的手串种类十分丰富,尤其是各类十八子手串,制作精巧,流行不衰。
清宫旧藏。水晶珠18颗,粉色碧玺结珠与佛头。背云为椭圆形扁平翠片。坠角为镀金钟形件嵌红宝石。水晶珠串呈现出通透明净的气质,而碧玺结珠与佛头、翠绿的背云片与红宝石的坠角显示出华美的气派。
手串即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一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计数的法具。其本是梵语“钵塞莫”的意译,即为记数诵经或念诵佛名的遍数而用,尚有“摄心”之效,修善业者祛除杂念,用心专一。此外,关于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而成。
迦南香十八子手串
清宫旧藏。手串是由十八颗球状的伽南香木及碧玺结珠、佛头,翠雕背云、坠角串成,并装饰有米珠。伽南香亦称沉香,是一种既可散发香气又可药用的香木,多用来做成各种佩饰,可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唐代,佛教兴盛,有关于佛珠的记载广泛流传,例如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食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红玛瑙十八子手串
长31cm,手串直径12cm,清宫旧藏。手串共红玛瑙十八颗,青金石结珠三颗。青金石佛头及佛头塔装饰以珊瑚珠与米珠。背云为点翠椭圆牌,中央镶嵌椭圆形红玛瑙一块,其下装饰珊瑚珠与米珠。坠角为镀金钟形嵌件,嵌镶红玛瑙两颗,其上装饰小珍珠一粒,也体现了匠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平。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源于藏传佛珠。清皇室的佛教情缘不仅影响着朝廷礼仪服饰,也同样融入到后宫女眷的日常服饰中,宫廷手串因此应运而生。可以说,朝珠兴起于朝堂之上,手串滥觞于后宫之中。
翠十八子手串
周长30cm,珠径1.2cm,清宫旧藏。手串由18颗翠珠组成,其间有粉色碧玺结珠两颗,下结珠与碧玺佛头相连。佛头下有金质铃杵,铃杵上下穿珍珠,再下有金点翠六瓣式结牌,上嵌红宝石两颗,钻石四颗,正中嵌东珠一颗。结牌下连碧玺坠角两个,坠角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清代,翠、珊瑚、粉色碧玺都属于贵重材料,此作品将其集于一体,尤为难得。
在清代宫廷,手串成了帝后们颇为喜欢的佩饰,从许多清宫绘画中可见一斑。清宫收藏的手串种类十分丰富,尤其是各类十八子手串,制作精巧,流行不衰。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带于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18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但也有不及或不止此数者。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
碧玺手串
手串由18颗粉色碧玺组成,翡翠满绿,品相极佳,碧玺色作桃红,两相映衬,玲珑可人。为清宫旧藏。
碧玺之名源于波斯语“披及札基”(原为取披及札克地名的红宝石名)的谐音。《博物要览》称“披耶西”;《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玺”。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称“碧霞希”。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珍藏有大量的各种颜色的碧玺制品,皆系清宫旧藏,有朝珠、帽正、鼻烟壶、别子、山子等。同治、光绪时期是碧玺的全盛时代。
一般而言,清代女子佩带手串,穿对襟衣时,挂在第二颗纽扣上;穿大褂衣时,则挂在腋上方的襟钮上,也可挽在手腕或握于手中。玉石质地的手串多由翡翠、红宝石、水晶等制成圆珠,选一精致的坠角系在上端,戴在衣襟扣上。手串与坠角呈下垂状。当然也有沉香、紫檀等珍贵木料质地,总体而言,根据服装颜色选择合适、鲜明的手串佩戴,既增加美感,又体现富贵。
慈禧太后画像
美国画家卡尔曾为慈禧绘过多幅油画像,此为其中一幅。画中的慈禧太后皮肤细润,衣冠和佩饰则反映了晚清时后妃的服饰制度。可以看到,一串珍珠手串并非把玩在手中,而是被挂在慈禧太后的腋上方的襟钮上,反映出当时手串的另外一种佩戴方式。
同治帝写字像
图中年轻的同治帝身着便服,手持毛笔,伏案写字。画中的鹿角椅、黑漆描金桌、文房用具、红木脚踏等,反映了晚清宫廷的陈设。值得注意的是,同治帝右肩下挂着珍珠手串,手串上还配有翠玉、碧玺。
珊瑚翡翠双喜手串
缅甸玉传入中国后,被冠以“翡翠”之名,逐渐流行开来,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昂……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而珊瑚自古即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此手串光泽匀润,颜色纯正,品相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