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亨款 掇球壶
紫砂壶以有几百年的的历史了,每个时期的文化以及制作都是不一样的,慢慢的走向了成熟。紫砂壶的器型,也各式声名鹊起,像供春壶、石瓢壶、提梁壶、西施壶等等,都有津津乐道的故事可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掇球壶这个器型。
掇球壶: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是现在制作紫砂壶中典型的器型之一,由邵大亨首创。据说是由莲子大壶转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
说到掇球壶,就不得不说“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这三件造型有别的“掇球壶”了。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做,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大亨掇球壶
“大亨掇球”,由清代嘉道年间的川埠上袁村 (现丁蜀紫砂村) 邵大亨创作。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大亨其人心高气傲,不畏权贵,不媚俗。民间有一个关于他的传说:大亨壶千金难求。一个丫环因摔破权贵喜爱的大亨壶要被打死。为了救这个丫环,大亨拿出一竹篮十几把大亨壶,送到这个权贵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后扬长而去。“大亨掇球”,壶如其人,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友廷掇球壶
邵友廷款 掇球壶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
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1/3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 ” 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寿珍掇球壶
程寿珍款 掇球壶
“寿珍掇球”,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做。程寿珍号冰心道人,他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
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更显精神充沛;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 “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寿珍掇球”在民国初年参加美国“巴拿马国际赛会”,这件工艺精湛、形态优美、有着浓郁中华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在该赛会上荣获惟一的“特别优等奖”,为中华民族工艺在世界上增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