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民国时期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贰角券
安徽简称皖,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清康熙六年(1667)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最负盛名的部分之一,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水乡,那众口颂传的千年名刹,那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还有那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以及雄伟壮观的都城遗址,可谓纤巧清秀与粗犷雄浑交汇融合。故此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四种带安徽风光的图案跃上了当时发行的纸币之上。
图3 大中银行1921年发行的壹圆券
图2 1939年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壹圆券
图4 江西裕民银行1932年发行的拾枚铜元券
第一种,是安徽地方银行于民国时期发行的贰角券(图1)。安徽地方银行成立于1936年1月16日,是安徽地方金融业中规模大、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该行实行总行制,隶属省政府,系地方官办。其总行初设芜湖,1937年8月改迁安庆,同年12月随省政府迁移六安。1949年5月,该行被人民政府接管。此贰角券正面图案,为安徽安庆迎江寺振风塔。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而振风塔矗立寺中,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它远看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浑厚的塔身衬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塔影横江”是一幅晴空月夜美丽奇异的图画,被誉为安庆胜景之一,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引得无数人慕名而来。
第二种,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壹圆券(图2)。其正面图案,为安徽黄山迎客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其中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其树高9.91、胸围2.05、枝下高2.54米,而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
第三种,是大中银行于民国十年(1921)发行的壹圆券(图3)。大中银行总行于1919年3月创立,行址在上海,后移往重庆,总经理孙仲山。1929年11月总行迁至天津,并在上海、奉天、哈尔滨、大连设置分行。1942年伪政府实施《金融机关稀密调整纲要》时,该行于5月31日被迫停业。
而大中银行发行的这枚壹圆券,其正面图案为安徽蚌埠涂山。涂山位于蚌埠市禹会区的山峰,距怀远县榴城镇东南3.5公里,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河对峙。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就在此劈山导淮,并娶涂山氏为妻(中国第一代封建帝王启的母亲),并于此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涂山古名“当涂山”,俗名“东山”。《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怀远县志》载:涂山,亦名当涂山。涂、荆二山原为一体,后经断裂切割和流水冲刷遂分隔河夹峙两山,形成淮河上著名的小三峡之一。山体近似圆形,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338.7米,周23公里,为全县最高点,由混合花岗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组成。自然景观有卧仙石、旷览石、台桑石、候人石、安邦定国石、青龙白虎石、圣泉、灵泉、白狐洞等50余处,为淮上游览胜地。
第四种,是江西裕民银行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发行的拾枚铜元券(图4)。江西裕民银行于民国十七年(1928)1月7日正式开始营业,代理省金库。不过以所见该行纸币实物论,该行在正式营业之前业已发行纸币。此后该行营业逐步走上正规,发展迅速,成为了民国时期江西最具规模、经营时间最长的省级银行。
最后这种带安徽风光的拾枚铜元券,其正面图案为安徽宿松小孤山。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之独立山峰,周围1里,海拔78米。其形态特异,孤峰耸立,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山上有启秀寺、梳妆亭等古迹。因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也流传有“小姑娘娘”“小姑嫁彭郎”等美丽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