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篇——早期漆器
http://www.socang.com   2019-12-18 17:30   来源:古玩精品圈

 

 

  我们使漆的现在几乎人人都要碰到。比如你们家的家具,你买的汽车,但是这些漆跟过去的漆很大不同,这些都是化学漆,过去是植物漆。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有两种树对我们产生过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漆本身是树受伤以后分泌出来的树汁,后来古人发现这种树汁有防腐的作用。那么漆本身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树汁,漆树分泌树汁首先是月来保护自己,树跟人一样,它也是一个生灵,它一旦受伤以后,咱们人受伤了流血,它就流树汁,人慢慢发现这个特性以后开始利用它。

  漆一开始就一个目的,漆器的使用一开始就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腐。后来又增加了一个目的是装饰。我们今天一说漆器第一反应是装饰,并不是防腐,但是古人一开始使用它的时候,他没想到装饰,先想到防腐,这个东西怎么让它不烂?

  漆这个东西本身非常粘稠,它是一种胶质的,所以我们的成语中有如胶如漆。如胶如漆的这个本义是指跟漆一样粘,跟胶一样粘,并不是说跟胶一样粘,跟漆一样能刷在上面,不是这个概念,漆就是一个非常粘的东西。历史上工匠使用过漆代替胶,我们见过有些乡村家具,它直接用漆代替胶,就是把那个榫卯的那个位置,我说的是一般是指柴木家具软木的,刷上漆以后直接就拍进去了,俗称万年牢。但是它有一个问题,漆是不可以逆转的,胶是可以逆转的。所谓逆转是什么意思了?漆干了以后永远不会再软化,变成原来的生态。但是胶是可以的,我们说的胶是指过去中国人传统使用的动物胶。我们过去使的这个做家具使的胶猪皮鳔、驴皮鳔,说的都是动物胶,它在熬制下变得非常粘,干了以后非常结实。但是你想打开的时候拿一壶开水一浇就开了。我们过去有的家具不知道怎么打?老师傅说烧一壶开水去,烧壶开水回来一浇,浇浇就打开了,胶马上就软化了,这种胶是可以逆转的。

  漆的本色是什么颜色呢?是深棕,你多刷以后它就变成黑了。所以我们成语里有漆黑一团之说,就是它是不透明的。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地复杂,我们只能大致地划一下类。第一类就是素漆类,一个颜色。第二类是描绘漆器,有画意的。第三类是雕刻漆器,动刀的。第四类是镶嵌漆器。

  素漆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刚才讲了漆的本色是深棕。那么这个深棕是在强光下层数低,就是你刷的遍数低你看着是深棕,稍微一厚就变成黑的了。那么加入朱砂以后它就会变成红色,我们早期的漆器就在黑红两色中做文章,就这两个颜色。比如我们大家都能看到的楚国漆器,典型代表有曾侯乙墓的漆器就是黑红两色。纹饰非常的灵动,从战国到汉我们的漆器没有出这个框架,就是黑红两色。关于漆器的记载比较早的有韩非子的《韩非子十过篇》,它说禹作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说的非常的清楚。大禹时期,他说的是夏朝,大禹时期做的漆器外面是黑的,里面用红色画的画。夏商时期漆器就开始发展,我们今天能够出土的东西往往都是残片。早期的漆器都依赖于木器生存,就是它首先有一个木胎刷在上面,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你出土的时候它往往都残损了,我们看到老山汉墓,当年的出土是电视直播的,那里的漆案已经不成样了,但是能保留它那个形状就剩着一层漆皮,漆本身的耐腐性非常高。但是它里头那个依赖的物质未必有很强的耐腐性。到了这个春秋时期漆就非常的完美了,湖北当阳县就出土过这个漆器的豆。当时的漆器很多,跟青铜的造型非常接近,有的几乎一模一样。湖北省江陵出土过战国时期漆扇,那个漆扇是呈菜刀状的,就是它把在一边,它呈菜刀状的。那么我们今天想起这种扇子扇起来不是很容易,但是古时候是别人给你扇。我们今天也很难看到扇子了,我小时候大蒲扇人人手里都拿一把,我小时候还给我爹扇过呢?但是它这个扇子是半边的,像菜刀状。上面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它那个编织出来的痕迹,黑红两色是事先刷的漆,把它编结成一把扇子。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第六季海选报名:一三一四二零二二零五五 战国的时候是漆器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一直持续到汉。

  战国时期漆器看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这样一种东西。这叫什么?这叫耳杯,看这是一个杯子,旁边两个耳朵,耳杯,耳杯是一个俗称,它的学名叫羽觞,饮酒的。觞这种饮酒的容器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我们今天虽然不写诗了,或者说我们今天很少有人写诗了,但是写诗的人都愿意在举酒的时候说觞。比如李白著名的诗句就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最著名的送别诗,他说了欲行不行各尽觞。要走的,不走的,都把酒杯里的酒喝干了,各尽觞。长沙马王堆汉墓里也出土大量的这种耳杯,中间有三个字叫君幸酒,写的雅吧,中国文言非常雅,君子的君,幸福的幸,这个酒水的酒,君幸酒。我想了半天这个话也很难用很精辟的字把它翻译成今天的话,写得非常的地优美,那证明这个东西就是喝酒的。还有的食器中写的是君幸食,肯定是吃饭用的。更著名的一个故事是什么呢?曲水流觞。

  这个觞我们想它比我们今天的酒杯好看,它比较浅,带耳,像船一样在水上慢慢的飘动。这种感觉我们只能去想像,没有经历过。历史上这么风雅的聚会,它这个东西飘来飘去它一定是漆的,其实羽觞杯什么材质都能看到。我见过青铜的,铜的、银的、瓷器的,但这些东西都不足以飘在水面说,那飘的一定是漆的。

  我们在战国的车马出行图奁上发现多彩,但是这个彩一看就不是漆,没有光泽。它用什么调的这个彩呢?它是用油。我们今天老说油漆油漆,我们百姓的话就是油漆,没有人单独说这个漆字。那么历史上油是油,漆是漆。早期的我们能够见到凡是带彩的漆器,那个彩都是油调出来的,不是漆调出来的。古代彩绘的漆器都是用油调制,油调制的东西保存起来就非常难,所以它发展就非常缓慢。那么油有什么好处呢?溶解力高。我们今天画油画还是油菜,溶解力高,干得慢,但是它溶解性特别好。我们有一举俗语叫蜜里调油,过去说俩人好的蜜里调油似的,今天很少说这个话,今天爱说如胶如漆。蜜里调油一点问题都没有,油的溶解力能把这个蜜均匀的调节。但是蜜里调漆就彻底瞎了,它不溶。那么你通过这个你就知道用漆来调各种颜色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是它的局限。

  我们为什么跟漆器感情淡漠了呢?是因为汉以后瓷器的飞速发展抑制了漆器的发展。马王堆汉墓里出土最重要的东西有博具一套,赌博用的,非常完整,它那个色子很有意思,咱们现在的色子是六面的,它那个色子是十好几面,整个一个球状。我们今天六面想赌个大点都很难,那要赌个大点更难。我们说了有这种餐具,君幸食、君幸酒。那么当时出土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漆器泡在水里。

  漆器它再结实,你长期泡在水里头拿出来的时候,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脱水?我们监国那个漆器拿出来完好无缺就是湿的,往那一搁三月以后一看不认识了。像宁干的抹布,怎么这样了,不认得了。我们曾经还出土过漆器搁在库房里,若干年一看最后就是一些碎片,什么都没了。那个脱水问题非常的复杂,我在香港曾经碰到过漆的瑟,琴瑟,这么大,非常地漂亮。它整个搁在溶液里,再用一个玻璃密封起来,就是你买这个瑟你得买这一大块玻璃,玻璃全是水,你不敢打开它,打开它很快就完了,没有办法。

  到了北魏,就是汉魏嘛,到了北魏我们最著名的漆器就是大同出土的司马金龙墓那个漆屏风,红色的,画着很多人物故事。那么当时这个红漆的漆屏风也是用油来调制的,有西方学者认为它是用核桃油调制的。《北齐书祖珽传》记载,珽善为胡桃油以图画。写得非常清楚,它善于用核桃油来调制以后画画,那么山西我们都知道吕梁这些地区都盛产核桃,所以这些都顺理成章。一个文物历史上能够生存,一定跟它的环境有关。当时这个屏风上绘有的都是历史人物故事,用了七八种颜色,然后墨书写了多文字,又罩上保留了非常重要的文字,它的文字非常早,是手写的。司马金龙墓这个屏风在家具研究、漆器研究书法研究、文献研究等等研究上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漆器的第一个高峰,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战国到汉这几百年。我们今天能看到称之为国宝的漆器,这一个时期的为多。漆器在汉以后急剧衰退,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瓷器的高速发展抑制了漆器。

  漆器一直是贵族使用的一种特殊商品,东汉魏晋以后由于瓷器的排挤,漆器就开始走下坡。它就必须另谋生路。那么它从数量上讲它急剧减少,那么怎么办呢?我就求变、求新。在漆器发展中它就产生了裂变、更新,从工艺上讲夹纻、平脱、雕刻、镶嵌,住进使漆器趋向艺术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漆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