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书法雄强超逸
http://www.socang.com   2019-12-06 17:03   来源:收藏快报 陈卫卫/江苏太仓

 

 

  徐悲鸿不仅是驰誉中外的画坛巨匠,其实也是位书法大师。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认为,徐悲鸿的书法为近代第一。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徐寿康,1917年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1919年携夫人蒋碧薇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1927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9年起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02年,7岁的徐悲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每天学习书法,9岁起正式习画。20岁时,徐悲鸿在上海成为康有为的入室弟子,遍览康氏所藏的全部碑版,视野大为开阔,于是改走碑学之路。在摹写数遍《经石峪》《张猛龙碑》《石门铭》等名碑后,徐悲鸿的书艺自此大进。

  徐悲鸿酷爱书法,一生临池不辍。早在旅日期间,徐悲鸿就与碑帖收藏家中村不折成为了知交,着力研习历代名碑,回国后又遍观各地博物馆所藏的金石碑刻拓片。为探究日本书法,徐悲鸿还购买了整套的日本《书道全集》,可见他为书法倾注的极大心力。

  虽然徐悲鸿的书法师承康有为,但又充分自运求变,他致力于汉隶、大小篆及甲骨文,再涉猎王羲之、苏轼、王铎、傅山等诸家,逐渐形成了自己风骨开张、雄强超逸、厚实率真的风格。书于1942年的行书七言联(见图),即是他的书法成熟时期代表作之一。

  这件作品气势开展、大气豪放,以中锋用笔,圆润中见方拙,尽显魏碑书法外拓方整的笔法特点,同时又不失王铎的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风韵,并且在飘逸俊秀中得自然天成之趣。

  可以看出,徐悲鸿的书法中明显有着康有为意态奇逸、剑拔弩张的影子,同时又因为他追求笔墨气韵,从而极具音乐之美和金石之声。此联的每一个字,线条都可歌可舞、轻逸如云,可见书法对于徐悲鸿来说,是听不见但是能看得见的歌。此外,徐悲鸿又吸取了金石的纯朴字体形态,以得最为原始的笔趣,其高古气韵,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享受,充分表现了画家书法的特色。

  长期以来,徐悲鸿的画名掩盖了他的书法成就,但作为一代艺苑奇才,徐悲鸿的书法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未来的潜在增值空间必然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徐悲鸿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