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玛瑙环鉴定与收藏
http://www.socang.com   2019-11-18 17:17   来源:古玩那点事儿

 

 

东周 玛瑙环及白玉绳索纹环

  玉环是中国古代玉佩饰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均甚流行。古代玉环的基本造型为扁平圆环状,多用白玉、黄玉制作,整体圆润光洁,内外壁平直。有的玉环上对钻有小圆孔,孔壁斜直。玉环中心稍厚,边缘转薄。通体磨光,制作精致。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祭祀、征战、装饰、丧葬均有使用。特别是佩玉,非常盛行,成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战国佩玉中的玉环种类较多,其中以玛瑙环最为典型。形制为两面敞口,斜边状,截面呈五边形。外圆齐整锋利,内圈由四圈打磨构成。见棱见角是战国玉器的工艺特点,也是鉴别战国玛瑙的一个要领。

水草玛瑙环

  我国古代的玛瑙环,原本并不是一种专供人们单独佩戴的玉饰,而仅仅是东周时期玉组佩中的一个构件而已。据历年考古发现、国家馆藏文物、古代史书及有关资料记载证明,我国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用玉制度严格,玉组佩中的主要构件如璜、牌、人物、玦、环、觹等基本上均为玉质,而未见有玛瑙材质的。玛瑙当时只能以珠、管的形式作为小构件出现在玉组佩之中。进入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用玉制度日渐松弛,对玉材的要求随之放宽,玉组佩的主要构件中才出现了玛瑙环。

  五六年前,国内古玩市场上的春秋战国玛瑙环尚属不被人看重的普通小玩意儿,亦无人热衷于佩戴之。其价格通常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一枚,品相造型绝佳者也无非在二三百元。但在近两三年以来,人们逐渐对晶莹剔透、光泽柔亮、色彩斑斓、工艺犀利的春秋战国玛瑙环产生喜爱之情,热衷收藏和佩戴者日渐增多,其价格也迅速飙升,品相完美的红缟环甚至达到几万元一枚,牟利造假也随之而来,吃药上当者也大有人在。

汉 红缟玛瑙环

  如何评判春秋战国玛瑙环的优劣高下?

  目前在古玩收藏圈内,评判春秋战国玛瑙环的较为公认的有三大标准,即两度,三型,五品。

  “两度”指的是玛瑙环的正面达到的圆度和侧面具有的厚度。正视越圆越好,侧观越厚越好。这两点对于三才环(俗称“飞碟环”,是战国时期玛瑙环的造型之一。因玛瑙环表面及内外侧被琢出三个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并象征着三者的和谐统一,故名。三才环多发现于齐、晋、燕、赵及陕北等地)的评级尤为重要。其厚度远大于肉宽者为精品;其厚度大于肉宽者为上品;厚度与宽度大致相等的为中品;厚度小于宽度、形体轻薄者为下品。

战国 玛瑙环

  “三型”指的是春秋战国玛瑙环中的三才环(俗称飞碟环)、平台环(俗称车轮环)及小平台环三种造型。三才环的评判见上面“两度”中的有关论述。平台环是春秋战国时期玛瑙环的一个特色品种,其中厚度超常并大于肉宽者,称为高台环;其中厚度超薄者,名为璧型环;这二者均为上品。高台环中内圈呈平面而没有凸棱的,一般尺寸较大并成对出现,尤为珍罕。所谓“小平台”,并非小尺寸的平台环,而是介于三才环和平台环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环。其中厚度较高、制作精美、用料考究者,属三晋地区特有,俗称“晋系小平台”,为中品。晋系小平台中有一类外缘磨边的造型,俗称“七线环”,为晋系小平台中的上品。晋系小平台中形体扁平轻薄、平台与斜面分界线交代不清或琢磨不够犀利的六线环,为下品。

  “五品”指的是一彩、二纯、三僵、四绺、五裂,说的都是玛瑙环的质地。凡带缟、带彩色的为上品;质地精纯者为中上品;带僵皮、石性重者为中品;料中带天然绺裂者为中下品;残缺、断裂者属于下品。

玛瑙环

  如何收藏玛瑙?

  1.注意色泽

  玛瑙颜色关键在于纯正,俏色利用同样占有较大的比重。通常而言,优质天然玛瑙呈玻璃和油质光泽,色泽鲜亮纯正,洁净细腻,纹理流畅,尤其是玛瑙上呈有渐变色,条带明显,颜色鲜明,有较强的层次感。玛瑙的颜色中以红、蓝、紫、粉为最好,艳丽通透,而且要求是不含杂质、裂纹的瑕疵。俏色作品应颜色分明且要注意到颜色之间的对比效果是否强烈,玛瑙俏色佳作在颜色分明的基础上还要求依料赋形,也就是能够使得形色相依吻合,形与色运用的恰到好处,这样的玛瑙作品才称得上是精美绝伦的佳品。

  2.注意造型

  一般来说,如果巧工能匠可以将玛瑙的天然颜色与造型巧妙利用,富有情趣。对于具有独特外形的玛瑙藏品自然是上品,其颇具收藏价值。同时因为天然玛瑙石质坚硬,所以制作过程需要有几十道工序,如果其造型繁琐,造价成本自然随之升高,最后玛瑙作品的价值就越高。

  3.注意制作工艺

  工艺天然玛瑙因其细润且坚硬,所以它的雕刻过程要比其他的玉石的雕刻更有难度,而且越是薄的玛瑙雕刻起来可想而知其难度更高,所以经过巧妙设计和精雕细琢而成的玛瑙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玛瑙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