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各地先后创办股份公司制的陶瓷生产企业,四川也不例外。其中,“德昌陶瓷”是很值得广大陶瓷爱好者关注的。
图2
图3
鉴于此,这次来到美国后,根据前几次的经验,笔者就重点关注了住地附近的一个二手货商店。这个商店的二手货商品,都是由基督教家庭捐赠的,有旧的,有新的,品种也繁多。
以往,我是一两个星期才去逛逛的,也收到过一些不错的藏品。这次到美国,笔者便利用每天走步锻炼的机会,几乎是一两天就去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几天,我终归看到了一套四只的青花壁瓶,品相较为完美,表面看去像是新货。
但见那“翠毛蓝”般艳丽而层次分明的四季花卉,在白中约带青色的底釉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明亮、妩媚,与景德镇康熙时期使用云南“珠明料”烧制的“青花五彩”瓷器,几乎相差无几。显然,这是使用化学钴料所不能企及的。
仔细鉴定这四只瓶子,胎质细腻洁白光滑,用电筒照射,胎体匀薄而透光,高岭土配方含量达标;每一只瓶子,口部各异,造型有别,以镶嵌拼接而成,全身以四季大朵花卉为主题,辅以蕉叶纹、小花纹、藤须纹等装饰,画工集工笔与小写意为一体,当浓则浓,当淡则淡,浓淡结合,相得益彰。放大镜下,釉下气泡密集而有大小之分,应该是使用当地盛产的松树木柴烧成的。
四只壁瓶的品相极其完美,笔者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腹部多少留下一些摩擦和灰垢痕迹,有两件瓶子的口内竟还保留着蜘蛛网般的历史痕迹。
以花卉代表季节,因为是以春夏秋冬壁瓶四只为一套,所以,只有“冬瓶”即最后一只壁瓶底部印有“德昌瓷器”方形楷书款,其他三只瓶子的底部只是留下一两个青花小点。
据资料记载:德昌瓷器的生产制造始于民国初期,分别为1914年德昌人曾硕安创办的德瓷公司和张百禄创办的昌瓷公司。两家公司高薪聘请江西景德镇的技师,采用当地高品质的高岭土和附近云南产的高质量钴料,专门生产日用精细瓷器。由于产品质量高档,故而深受社会欢迎。
当时的《康导月刊》曾有“德昌瓷业,土质优良,堪与景德镇成品媲美”的报道。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资金短缺和技师流失,这两家公司在1917至1918年间便先后倒闭了。
到了1939年,为开发财源,宁属屯垦委员会又将德昌瓷列入开发项目。
1940年,宁属屯委会与地方商人合资10万元,成立德昌瓷业有限责任公司,于土门子设厂,在四川延聘技师。通过小型烧制试验,1941年底首窑成功。
该厂所产器皿胎薄,色白,质地轻盈细嫩。接着小批量生产,成品除本地销售外,还在西昌西街设一门市,由屯委会教育组长周星五家代销。
所销售的产品品种以碗、盘、杯、碟、茶壶为大宗,又增加了花瓶、笔架、瓷盒、观音、罗汉等工艺品。因为造型美观,质地非常好,被誉为川瓷上品。据了解,瓷业公司也生产一些精美的东西,如有一种睡佛肚里能装水,即当茶又供摆设,很受欢迎。还有一种裸体美人立像,造型优美,如东方维纳斯,一出窑便被抢购一空。
该公司还为客户订制铭文瓷品,可按客户要求在瓷器上题字作画,作馈赠礼品。
张汉壁是当时德昌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西昌市文管所如今所藏的有“汉壁”字样的瓷器,应该是他当年向公司订制的铭文瓷品。
其中有两只一般人难得一见的盖碗茶杯。盖碗茶杯外表普通,“松鹤延龄”“可以清心”字也寻常,不过盖上印有“德昌公司”,和杯身上的“乙酉春汉壁制于德昌公司”表明了其产于德昌,时间是1945年,主人就是德昌当时的名人张汉壁。
还有两件金瓜茶壶,上面写有“西康”“汉壁”等字样。其瓜形造型精致,上有柳扬燕飞图。仔细端详茶杯,可发现瓷质非常好,透明、油润。
西昌市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说:“德昌陶瓷胎薄,是精品。” 德昌所产瓷土品质高,故有“德瓷”之称。
再往后,由于德昌地处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投资环境差,加之政局动荡,最终导致了“德昌瓷器”的沉寂。而不多的“德瓷”成品也随之流散,西昌市文管所所藏的几件茶具、碗盏也更显珍贵。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资讯的短缺,至今,即使是四川陶瓷收藏家也多数对“德昌陶瓷”不熟悉,更不用说省外的陶瓷爱好者了。
前些年,笔者还记得《四川日报》曾报道过,四川德昌县计划要建一个陶瓷厂。当地有志之士认为:德昌有陶瓷生产的基础,且当地原材料非常好,加上现代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德瓷”有望再现辉煌。
若该计划能实现,该是多好的事情。笔者企盼德昌人心想事成,重现“德昌陶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