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连环画 就是收藏那些旧时光
http://www.socang.com   2019-10-25 15:30   来源:山西晚报 记者郭志英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小小的一本黑白画册,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基本上都耳闻目濡过连环画那半个多世纪的高光时刻。它遍及千家万户,带给男女老少读者们精彩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面。连环画是一个时代文化生活的缩影,许多国人对连环画都有着深深的眷恋。连环画里地道的传统故事、熟悉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老百姓最普遍最朴素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上世纪90年代初,文化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卡通、漫画、电视讲坛栏目等大量出现,连环画在通俗阅读领域的辉煌逐渐成为明日黄花,在实体书店也是屈居一隅。但在收藏领域却异军突起,成为香饽饽。那些专门收藏连环画的群体有个专业的名字叫“连友”。

  太原的“连友”还不少呢,张庆元就是其中一位,不过他自嘲“收藏数量不大,和拥有上万册数量的大咖相比,实在是不能拿出来说。不过,这个玩的就是个高兴”。张庆元46岁,喜欢藏连环画和老爸有很大关系。他老爸在晋南老家有个老宅子,不住人已经很长时间,前些年回去收拾,张庆元发现尘封的柜子里有上百册小人书,都是他们兄弟小时候看过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三顾茅庐》《黛玉葬花》《地雷战》《地道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应有尽有。“虽然纸张有些发霉的味道,但是大部分品相还算不错。”张庆元说,那是一种温暖的记忆,那是少年时光的再现。老爸把这些连环画整齐地收集到一起,码放得整整齐齐,放到柜子里。张庆元觉得扔掉太可惜了,就这样继承了老爸的“传统”,把连环画运回太原,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修补了一些缺损的页面。

  张庆元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童年和少年时代是看着连环画长大的,“当时文化生活普遍单一,没有电视和互联网,由于经济原因,家里可看的名著等书比较有限,但是价格相对便宜、内容丰富的连环画,便成为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的读物。”连环画虽然不贵,也不是说想买就能任性买的。那个年代,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家家户户首先考虑的是生活,吃喝是头等大事,然后再说其他开 销。因此,孩子们之间交换着看连环画或者共享一本连环画是很正常的事。碰到喜欢的,还要把上面的人物画下来,有一次,张庆元在语文课上画孙悟空和猪八戒,结果被老师发现狠狠挨了一顿批。

  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各种连环画需求尤为火爆,新华书店一来新货,门庭若市,购买者踊跃,没几天就销售告罄。张庆元也是购买大军中的一员,星期天早上六点多就起来排队,老爸给的那5块钱在手心里攥着,都被汗水浸湿了,紧张得就怕买不到。“记得当时,排队买的大人也有不少,听他们聊得最多的是你现在集了多少本,我现在那套就差两本集全了……当时还弄不明白他们的行话,但挺羡慕他们。”张庆元说,只要有新货,他就是不买,也要去新华书店过过眼瘾,每次都能碰上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时常交流哪个出版社的连环画好,哪些人创作的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等,小小的他听得多了就记住了。

  上班后,张庆元开始收藏连环画。“当时,最爱逛的是太原大营盘、南宫等几个比较有名的收藏地儿,星期天天不亮就去了,人特别多,大家拿着手电筒照亮,找自己心爱的宝贝。记得那次我看中了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喜欢《三国演义》是因为上学时候中午回家听评书听得多,经常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那套售价比较高,要好几块钱,我月工资才100多元,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买下来。一个月如果多买几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把抽烟喝酒都省了,专门收藏连环画。”

  张庆元的连环画涵盖了50年代到2000年初的各类作品。这半个多世纪正好是我国连环画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50年代,由于提倡艺术要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这期间的连环画作品呈现出有计划有规模地选题、编绘和出版。10册套《铁道游击队》很受欢迎,绘画是连环画家丁斌曾、韩和平。这套书共再版20次,印数达到3652万册,也是迄今为止印量最大的作品。1957年,连环画《三国演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套共60册,7000多幅画图,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的一套连环画作品。另外,美术家朱宣咸所画的《伟大的友谊》等反映中苏友谊及苏联专家到中国来援助建设新中国题材的连环画,也流传很广。“连环画的创作者们不仅将各种古典小说、历史、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介绍给群众,更由于当时从事绘画的画家非常著名,所以创造了连环画史上的艺术高峰。名家的作品一方面提高了连环画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连环画收藏的品味。”张庆元说。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连环画发展比较迅速,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读物。不仅青少年喜欢,许多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70年代初,连环画创作进入低谷,出版种类和质量也明显下降。80年代初,再次达到鼎盛。当时,各大新华书店几乎都有连环画专柜。统计资料显示,仅1982年全国出版连环画8.6亿册,几乎人均一册。一大批质量上乘的连环画粉墨登场,并再版了上百种名家精品连环画,由于大多用传统方法印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胆剑篇》《三岔口》等。这期间连环画题材更为广泛,在形式上除了小人书经久不衰,许多16开的连环画书籍也大量出现,彩色画幅的作品十分精美。

  80年代中期,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外国漫画、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偏爱,连环画风光不再。

  说完连环画的前后发展变化,张庆元非常感慨,“时间不能倒流,只能在这些黑白经典的小人书中找到自己曾经快乐的时光。”一套完整的连环画通常都有几十册,甚至上百册,要想收集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辛苦。不过,张庆元觉得自己仅仅是玩,所以也没有必要追求那么专业的水平。压力小了,就有乐趣了。他说,收藏连环画主要就是收藏那个印满自己成长轨迹的年代,那里装着美好和对未来的期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连环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