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家族墓与彩绘陶神灯
http://www.socang.com   2019-10-22 17:25   来源:收藏快报 王彤/河北涿州

 

 

  涿州历史悠久,历代是州、郡、县治所之所在,素有“天下名都”的美誉,秦汉时期的涿州土地膏腴,物阜民丰,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

  2004年5月,涿州开发区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新厂院内,发现了一片东汉家族墓群,共抢救清理古墓葬5座。据考古发掘表明,位于东侧的一号墓,为这片家族墓中的主墓,规模最大,共出土随葬器物49件。这49件器物中,有38件是彩绘陶器,其中23件被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这批彩绘陶器保存完好、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独具特色,尤其是其中的一件彩绘陶神灯(见图),形体巨大,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极具研究和美学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涿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汉代时期,受孝道和“事死如生”观念影响,迎来了商周之后又一个厚葬高峰,葬制、葬礼、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正如《潜夫论·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檽梓楩柟,良田造茔,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崇侈上僭。”当时的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珍宝之多令后世咋舌,王公贵族甚至将奴仆、所用器物一同下葬。到汉代后期,人们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同时为了应对盗墓之风,渐行简葬。为此,陶器及竹木模型明器(冥器)成为新兴的成套随葬品,在诸多的陶器品种中,彩绘陶在东汉最为流行,盛极一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彩绘陶神灯,从整体造型上看,不仅独具匠心,且形体巨大,通高1.30、底座直径0.45、上口直径0.15米,整体分四组叠置,共七层。各层均堆塑精美的陶俑,第一层为底座,在四周饰飞鸽、玉兔和汉代角抵戏中“东海黄公打虎”;第二层饰猴子爬树、飞龙、叠罗汉;第三层饰马术骑俑;第四、五层饰抚琴、说唱等伎乐百戏人物俑;第六、七层饰万年青神树;顶层为一盘口器(灯碗)。从整体来看,这件神灯与魂瓶器型相似,但据馆内专家研究表明,它顶部是一个灯碗,其寓意不言自明,即“神灯”,或许它与魂瓶之间有着某种渊源。从制作工艺上看,此器物在制作中采用了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通体施以白色陶衣,并用朱墨线条描绘出人物眉目、服饰衣褶、动物鳞羽、树木枝杈,色彩鲜明,生动传神,具有强烈的表现力、感染力。灯体上堆塑的人物、动物及神像都形态逼真,衣衫翩然,栩栩如生,不仅体现出汉代时期陶艺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印证了彩绘陶在东汉盛行的史实。从随葬意义上看,汉代明器陶灯,象征着生命不息、灵魂不灭,即人们所说的“长明灯”。彩绘陶神灯作为随葬品,精美繁复的造型似乎也在向我们表达着它的丰富内涵,将天上、人间、远古神话与日常生活糅合在一起,把人带入神话般的境界,既写实又浪漫,表现了墓主人及其家族,祈求田园富庶、六畜兴旺,寄意永远安康的美好愿望。

  这件国宝级文物除了体现上述内容,也反映出此墓葬为东汉时期家境殷实的普通贵族墓葬,说起墓葬,中国人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即入土为安,平民百姓的墓葬比较简陋,达官贵族与王侯的墓葬一般规模较大且极尽豪华。这片东汉家族墓出土了众多造型美观、特点鲜明的彩绘陶器,不但规模庞大,还把明器做得如此精致传神,历经两千年依然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由此看来,此墓葬绝不是升斗小民的墓葬,应为家境殷实的贵族墓葬。可惜,葬具木棺已朽,尸骨严重腐烂,已无任何可考之物,故墓主人的身份等信息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这批距今近两千年的汉代彩绘陶器造型美观,虽圄于明器的形式,但传达了当时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人生状态,为研究东汉时期涿州的社会经济、生产力状况、艺术审美、丧葬礼仪、民俗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涿州境内汉墓之多,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丰富,也反映出汉代时期的涿州作为郡之治所,物阜民丰、经济繁盛的社会景象。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陶神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