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古朴的春秋青铜敦
http://www.socang.com   2019-10-22 16:34   来源:收藏快报 葛海洋/山东滕州

 

 

  青铜敦(音同“队”),是一种盛食器和礼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器和盖形状基本相似,既可合二为一,又可一分为二。这种盛放饭食的器皿,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的,是继簋之后又一主流粢盛器。

  敦在先秦时期的礼器组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周礼的规定,它是专门盛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青铜敦是历史实物的见证,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古代它是皇室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青铜器,象征使用者地位,而且相对于鼎和其他青铜器存世量要少。

  青铜敦产生于春秋中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不再具有西周时期那样支配其他诸侯国的统治地位,而各诸侯国竞相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在各地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文化中心,反映在青铜器上则为青铜文化的向心式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区域性的青铜文化圈,发展出了一些新器类,并在春秋中晚期形成自己独特的青铜器型和青铜工艺风格,从而形成了青铜器制作的第二高峰期。青铜敦就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青铜盆、盂、盨等粢盛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西周以来形成的鼎、簋相配以表明墓主身份的等级礼制逐渐失去原有的地位和作用,青铜敦以其形态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获得的强大的生命力,迅速确立了其在食器中的地位,不仅广泛出土于大小墓葬中,而且鼎、敦组合几乎代替了鼎、簋组合,逐渐成为食器的基本组合形式,从而成为继簋之后又一粢盛器的主流。

  战国中后期,随着铁器的兴起和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以鼎、簋相配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在周人重食物、文化背景下兴盛的簋类粢盛器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政治和文化基础,所以簋类粢盛器首当其冲,最早趋于消亡。敦作为簋类粢盛器中一种重要器类,也免不了消亡的命运,由此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春秋青铜敦(见图),通高14.2、腹径32厘米,由盖、器组成,敦矮状敦厚。盖作覆盘形,顶部有蟠虺纹交织圆形捉手,圆肩平折缘,肩部均匀分布蟠虺纹,缘上均匀分布三卡扣。敦身呈扁圆形,敛口,束颈,口沿外折,深腹,圜底,下具三兽形蹄足。敦身上部饰窃曲纹一周,腹下部亦饰窃曲纹一周,三足跟部饰兽面纹,腹部对称饰两环耳。

  古代人在祭祀和宴会时,会将黍、稷、稻、粱等作物盛放在青铜敦里。青铜敦的底部可以加热,与其他很多青铜食器不同的是,青铜敦的盖子揭开后,可以翻过来盛放食物,它头顶的圆形捉手像现在的碗底一样,使其可以稳稳地安放在案几上。腹部两边两耳,起到方便用手拿的作用。这件青铜敦,通身椭圆,近似一个球体,造型精美,铸焊一体,光滑无痕,观之给人一种稳固、凝重、古朴、自然的感觉,此敦的巧妙造型和制作技艺凝结着中国古代匠师的超凡绝技和聪慧才华。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敦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