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佛教的终极追求是“觉悟”成佛。那什么是“觉悟”呢?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解释。禅宗认为,“觉悟”就是“明心见性”。那“明心见性”又是什么意思呢?禅宗的说法是这样的:凡人脑子里存在的各种思想、意识、念头等,称作“心”;在“心”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性”。凡人的“心”充斥着偏执、虚幻、误会、混乱,原因是背后的“性”出现了迷惑。学佛的目的是要明白“心”“性”的本来面目。一个人把握住了自己的“真性”,也就领悟到了“佛性”。所以,“明心见性”就是觉悟成佛的境界。
图2
图3
图4
“明心见性”说起来就四个字,但真正要说清楚其内涵并不容易。古今有许多哲人使用各种方法对“明心见性”进行过诠释,明代瓷器上也有一种专门对它进行诠释的纹样(图1、2、3)。这种纹样看似简单,其实颇有创意。本文将这种纹样称作《明心见性图》,通过将它与其他诠释方式比较,来看看它有什么特色?
“明心见性”作为禅宗的核心理论,最初是由禅宗六祖惠能在其论著《坛经》中进行详细阐述的。那么对“明心见性”的理解,我们就从《坛经》开始吧。
在《坛经》“般若品第二”里,惠能为信众说法,说到“明心见性”时是这么说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心”的世界无限广大,但本质上是“虚空”的。世间一切都是“虚空”,人的本性也同样是“空”。懂得万物皆“虚空”之理,就能把握住“自性真空”。
接着惠能又说:“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意思是:不要因为我说“空”,就执著于“空”。单纯的“空心静坐”,是错误的“无记空”(死空)。
死守一个“空”字也不对,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空”观呢?惠能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意思是:真正的“空”观,是“能含万物色像”的“虚空”。
惠能对“明心见性”的解说非常玄妙,许多人一时理解不了。后来的学佛者把理解“明心见性”的过程称作“参禅”,并作出许多通俗的解说。如《五灯会元》卷17记载了宋代青原惟信禅师这样一段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语录后来被人们称赞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前,见什么是什么;禅有所悟时,见什么不是什么;参禅彻悟后,又是见什么是什么。这“三重境界”是对惠能“明心见性”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通俗的比喻,对人们理解“明心见性”有很大助益。
为帮助理解“明心见性”,宋代禅师还创作出一种图文并茂的《牧牛图》,对“参禅”过程进行图解。到明代时,流行的是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连环版画,全图由十幅画和十首诗组成。其中最后一幅表示参悟“明心见性”圆满完成的图叫“双泯”,画面很简单,就是一个圆圈(图4)。光是一个圆圈容易引起误解,所以必须结合与其套配的诗来理解。其诗云:“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两句,说的是参禅到了人、牛“双泯”不见的境界,相当于领悟到了惠能说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以及青原惟信所说的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把世界万象看空的境界,就如明月一般洁净,所以“双泯”画面中的圆圈,其实是月亮,表示心的空明状态。
后面两句“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表述的是惠能所说的正确的“空”观,也就是“能含万物色像”的“虚空”。“野花芳草自丛丛”其实就是惠能在《坛经》里举例说到的“草木丛林”,代表“万物色像”。这也相当于青原惟信所说的第三重境界:参禅彻悟后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版画《牧牛图》中的“双泯”图及颂诗,是对“明心见性”最终悟通状态的一种图文结合的表述,对佛教信徒的影响也不小。瓷画中的《明心见性图》则是对“明心见性”的又一种诠释方法。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看图1、2、3,它们用青花线条画出一个圆圈,正与图4的版画“双泯”图一致。不同的是:版画还需用诗来解说圆圈包含的“双泯”之义,以及更深一层的“虚空”中能含“万物色像”之义;而瓷画则不立文字,直接在圆圈中用釉下阴线刻画花卉图案,将两层含义一起表达了出来!
釉下阴刻纹样,是瓷器装饰艺术的另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应用也十分广泛。《明心见性图》将青花绘画与釉下阴刻组合起来进行创作,以青花表现“明月光含万象空”,以釉下阴刻花卉表现“野花芳草自丛丛”,十分巧妙且得体。两种瓷器的装饰手法,一显一隐,简直是天生的绝配!
经过以上比较后我们可以说,瓷画《明心见性图》对禅理的诠释简洁明了,其简明程度胜过其他种种文字的、图画的解释,是充分发挥瓷器装饰优势的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