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五年前错过炒比特币,难道现在还要错过炒鞋?”近日这段盛行的口号,足以见得“千禧一代”强大的购买力。
全世界最贵的鞋:Air Yeezy2(Red October) 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
据统计,2019年8月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已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人偶教父”刘建文(Michael Lau)与 Nike SB 合作的联名款于上海发布,千余位潮玩及顶以及滑板爱好者到场参与了抽签首售,此次全球公开发售180双,次日网络的求购价格已达4万6千人民币。苏富比(微博)也于上个月联合潮鞋单位Stadium Goods共同举办了“100双球鞋拍卖会”,共拍得128.75万美元,平均每双价值9万多人民币。
Michael Lau X Nike SB 推出的全新联名 Blazer
无独有偶,KAWS的一幅名为《THE KAWS ALBUM》的作品,构图取自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的《The Yellow Album》专辑封面,也是披头士的《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乐部乐队》专辑封面恶搞版本。以500万港元起拍,在香港蘇富比2019年春拍“NIGOLDENEYE Vol。 1”上,以1.16亿元成交。而KAWS与优衣库联名款,引来万人空巷,哄抢一空的场景也是人尽皆知。
相关阅读:[雅昌专稿]想买一件KAWS怎么那么难?
拍卖现场
作为最早做国内潮玩板块市场的拍卖行,在2019年的春拍上,“方式”— 当代艺术及潮玩专场,成交率高达96.77%,总成交额824.7万元;“物以类聚”—lei_yu私人收藏专场近九成的拍品溢价数倍成交,无流拍的成绩,成为全场首个白手套。
lei_yu私人收藏专场预展现场
上周刚刚闭幕的北京潮玩展,以“星际游乐园”为主题,主办方希望带领观众找回童年那个真实且纯粹的自己,同时让更多人认识潮流玩具文化。参观人数非常可观,到场观众甚至出现找不到停车位的现象,全球限量款、展会限定款更是被一扫而空。
从受到哄抢限定球鞋,到引来万人空巷的KAWS联名,潮流艺术的白手套专场和人头窜动的北京潮玩展这些现象都仿佛隐喻着一种新的收藏趋势,似乎,那些曾经被美术馆喻为不够学术、往往被艺术市场忽略的潮流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藏家群体的改变,悄悄发生变化。毋庸置疑的是,这批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并且手上筹码逐渐增多的年轻人,正是这股潮流壮大的中坚力量。
如何定义潮流艺术?
1999年潮流玩具在香港出现,造型各异穿着个性的“公仔熊”成为潮流青年的个性表达方式,而后逐渐传入大陆地区,但当时大部分人对玩具的认知还停留小朋友的玩的东西。
Michael Lau早期开发的潮流玩具
2000年后,被誉为最成功的潮玩品牌Sonny Angel开始了盲盒营销,以“隐藏款”、限量款”等饥饿营销给市场带来了新的玩法。同时,大陆潮流文化也逐渐兴起,IP版权概念的商业价值被不断讨论,因此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IP授权品牌合作。
Sonny Angel全新系列“纽约”
2010-2018年,社会时代发展,年轻人对标新立异以及凸显个性认同的文化尤为热爱,伴随着村上隆、空山基、奈良美智、Ron English、Michael Lau等艺术家的跨界商业合作、衍生品开发,中国也出现了一大批原创设计师自主开的潮玩品牌,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潮流文化灌注了一剂猛药,加速了市场发展。
村上隆“哆啦A梦UT”系列
2019年,KAWS作品拍得出人意料的成交价,很多人开始讨论2019年就是潮流艺术的元年。KAWS的成功,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些潮流艺术家与现行艺术市场规则发的不同:KAWS没有与画廊合作,也没有等待把自己的作品捐给美术馆提升学术高度,他在几乎没有其他营销方式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社交媒体上发布玩具以及衍生品,在全球收获了一批粉丝,水涨船高,自然得到了艺术界权威人士的关注。潮流艺术在融合了B、C端需求后,开启了潮流全民化的风口。
“KAWS:HOLIDAY”香港站发售的周边
“19世纪因为摄影术和对光与色的认识,使艺术家走向田野,促发了印象派;蒸汽机与速度的工业文明诞生了未来主;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心理学影响下产生了超现实主义;面对战后的道德崩溃有了达达主义与后现代;琳琅满目的商品造就了波普艺术;面对科技与新媒体的日新月异,才有了互动装置、影像和新媒体艺术。”
博乐德执行董事张小北说道:“我们以前办过很多很多以抽象为主的展览,都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大多数的参观者,在看不懂的作品面前,驻足思索,凝眉思考。即使看策展人前言,看艺术家的作品自述,就会看到这些词语:全球化、地域性、身份政治、解构、观念、非线性、微叙事、景观社会、场域……感觉每个字都认得,组合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多朋友会和我说,真的看不懂。但“潮流艺术”似乎在不经意间发出了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口号“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用直白游离的方式打破当代艺术观念与阐释的桎梏,给我们提示一种“简单有趣”的直观感受,我的藏家经常会给我讲,买回去摆着看就很开心。”
张小北办公室一角
“潮流艺术家中一部分人从没接受过正统艺术教育,很多人以前的职业是设计师、音乐人、街头涂鸦者、滑板青年等,大家都因为热爱潮流文化与艺术,而开始艺术创作。另一类潮流艺术家,则像村上隆,以商业为导向进行创作,作品的创作方向会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
藏家毛壮谈到:“这些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不仅是被艺术圈内认可,渴望作品能通过互联网、复制品、联名等形式被更多人看到,而不是被局限在创作与展览的传统框架之内,大部分潮流艺术家都会发售版画、玩具等限量周边,而且纵使原作再贵,周边的发售价也是普通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价格。无论以何种形式,希望作品能被更多人消费与传播,而不是变成大众遥不可及的悬挂在美术馆中的艺术品。”
大力水手潮流艺术原作特展现场
藏家lei_yu说:“关于潮流艺术,无论你处于哪个消费阶层,你总能收到适合你经济条件的产品。而拥有一件自己的东西,那种感受和去美术馆看展品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千禧一代”让潮流艺术成为风口
“千禧一代”是别人口中被宠坏的一代,只关心自己,低头一族、爱网络社交、刷Instagram、发朋友圈,被《时代杂志》称为“我我我世代(ME ME ME Generation)”,似乎和“收藏”两个字毫无关系。而巴塞尔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80、90后的高净值人群成为市场新主力,占总比重的三成左右,艺术品买家趋于年轻化。而其中,亚洲的年轻买家更是表现抢眼:80和90后买家在新加坡占比46%,而在香港也有39%的占比,千禧一代的消费模式与偏好十分相似。
巴塞尔《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 全球买家分析
有趣的是,在我们采访的众多潮流艺术藏家:关于认知和购买渠道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回答了“网络”。 “千禧一代”的藏家,一部分是上一辈财富的继承者,另一部分则是迅速成长起来的新贵,无论是社交媒体上,还是现实生活,“千禧一代”都寻求圈子里的身份认同,而潮流艺术恰好成为这波浪潮中的宠儿。
很多潮流艺术家为了迎合这样的趋势,组建工作室,像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样,对市场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做出适合这类群体的运营推广方案,凭借社交媒体上流量,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拥有明星一样的号召力和带货能力。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陈冠希、周杰伦、林俊杰等)加入这个圈子,更是为潮流艺术添砖加瓦。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似乎正在慢慢瓦解传统艺术市场中的话语权,并制造出迎合市场新的偶像。
始于情怀,忠于市场
安迪·沃霍尔,基思·哈林等过世艺术家的作品与衍生品仍然受到众多潮流艺术爱好者的欢迎与追捧。因为早在 40 多年前,他们就像很多当下的潮流艺术家一样,把米奇,梦露,猫王等时代潮流元素画进作品中。同样,出生于60年代的巴斯奎特,天性叛逆,迷恋街头文化,初出茅庐时也被冠以无法理解的艺术形式,但他画面里出现的符号、稚拙的线条,无处不在的文字注释、多彩的色彩表现吸引了主流艺术圈的眼球,并通过安迪·沃霍尔的推波助澜成为了艺术顶峰的重要人物。
“上一代的藏家,比如我父亲这个年纪,都以收藏邮票、石头、瓷器为主,而这些都是有时代意义的,是他们那代人的情节,随着80后90后渐渐成长,接管这个世界,潮玩、当代艺术等定会成为新的主流,趋势自然不言而喻”lei_yu说道。
lei_yu家里一角
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资深专家庄俊女士在谈到Michael Lau的《Jordan 本色之墙》的作品时,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向Michael Jordan乔丹的粉丝提问:“是什么让你成为 Jordan ?”并将广大粉丝反馈的信息转化艺术素材,创作成为画作的一部分。这幅画作,也是对乔丹粉丝记忆的一种延续和记录。同样,佳士得即将于上海空间呈现的Michael Lau展览上,参展作品《改变系列10 — 三礼米高》的以“No See!No Hear!No Speak!三组文字及玩偶形象灵感来源于春秋孔子弟子《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而Michael Lau用最直接的艺术变现形式,打破了年龄和国籍的界限,向观众表达了他对论语中关于对“仁”的修养过程的理解。
Michael Lau《包装改变系列10 — 三礼米高》压克力 画布 183 x 275 cm 2019年
潮流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千禧一代”承载记忆的工具,潮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熟悉的情感记忆唤醒,从而促进了消费的产生。无论是潮流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抑或是传统艺术,除开评判艺术家的高超水平以外,便是是否能唤醒观众的欢愉,潮流艺术带来的欢愉虽然直白,但它承载了这一代观众的情感与记忆,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信托公司(U.S。 Trust)高净值藏家研究报告
美国信托公司(U.S。 Trust)也对高净值藏家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千禧一代的藏家在开始收藏的同时,也渴望这些作品能够升值再出售,即是藏家也是卖家,也是对自我投资方式的一种认可。庄俊女士谈到:在她接触的这一批“千禧一代”藏家中,他们很重视对自我的认同感,无论是身份、文化还是经济认同,都是这一代藏家的特质。
据悉,除了千禧一代的藏家,此次Michael Lau的私洽展,从8月1号开放公众信息时,佳士得不断收到客户电话咨询,并且藏家跨度非常大,从50后到00后,潮流艺术这股热潮似乎不仅影响了千禧一代藏家,资深的藏家也纷纷入场参与这场直接且令人欢愉的盛宴。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人群的改变,都影响着今天艺术市场的喜好。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当抽象艺术盛行时,写实艺术依然有买家;当装置艺术大行其道时,架上艺术依然坚挺,不论潮流艺术现今多么大行其道,传统艺术也不会淹没在这股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