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吴熙载印风
明清篆刻流派至晚清已达辉煌的顶峰,“晚清四家”之一的吴熙载(1799-1870)在印坛更有承前启后的独到地位。此老谢世后的百余年间,流风余韵,历久不衰。
清中叶的邓石如,以小篆和碑额文字刻朱白文,拓宽了篆刻的取资范围,以刚健婀娜的风格,崛起于印坛,与当时浙派成双峰对峙之势。
但邓刻原石流传极少,吴熙载师承包世臣,作为邓石如的再传弟子,不仅以其丰富的创作量弥补了这一遗憾,更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将邓派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吴昌硕所言:
“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秦汉玺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蔓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常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熙载以书为印,在印文体势和笔意上,淋漓尽致的表现书与刻,刀与笔的完美统一,达到了有笔有墨的理想境界。线条的粗细方圆、轻重徐缓、黏连断续和书法的效果完全一致,其碑刻上的卓越修养又给线条平添了浓厚的金石情趣。
尤其是他的白文,堪称是文、何以来的第一人,邓石如的荜路蓝缕之功,只有到了吴熙载时代才发扬光大。吴熙载名列“晚清四家”之首,以其浑朴潇洒、流转婉丽的神貌,在浙派刻印绚烂之至渐趋平淡之时,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并且一直影响着民国的印坛。
吴熙载涉猎于当时全新的取资领域,具备了创作渊源上的广度,加上精能成熟的风格达到的深度,使吴熙载的艺术能较宽容的接纳因艺术个性,审美情趣和取资领域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从而熔铸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这样也奠定了他晚清印坛一代宗师的地位。
吴熙载的作品开创出一种平实、大气、写意的印风,或许在平正、坚实、开阔的基础上更适宜构筑华堂伟厦,取法过吴熙载的吴昌硕、黄士陵、钱瘦铁、来楚生均成为自立门户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