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里,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同儒家、道家思想一样,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各个方面。佛造像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都留下了不少精品,其中有明确纪年的佛造像则具有更高的历史与文物价值,本文来介绍一件唐代景云二年(711)弥勒佛造像。
图2
这件弥勒佛造像(图1),铜质,通高8、宽3厘米,重110克,1988年安徽省肥东县撮镇镇大窑村农民挖水塘时发现(参见《安徽省文物志》),现收藏于肥东县文物管理所。该铜佛像塑佛身着袈裟,立于莲花座上,佛的双手手心向前作伸展状,面容丰圆而和善,神态安宁,头顶高肉髻,头后双圆形背光。佛像身后连铜壁,壁顶部呈半圆状,壁面刻有火焰等纹饰。铜壁的背面刻有铭文(图2),内容为:“景云二年六月十七日,司马蒋妻□十三娘□亡兄敬造弥勒□,铺□者生大家□平安。”铜壁下方承接一龟形座,龟首呈上昂前伸状,两足作向前爬行之势。从这个背面看,即是龟趺碑造型。
公元1世纪,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于印度西北部键陀罗地区。中国的佛造像艺术是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后,不断吸收、融汇中国古代艺术精华,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造像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造像逐渐脱离古印度和中亚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
到了唐代,佛造像的艺术造诣发展到巅峰时期,其已将南北朝时期轻盈飘逸的艺术风格,逐渐转变为包容宽厚、雍容华贵的大唐时代风貌。总体来说,唐代佛造像造型比例匀称,站姿挺直,衣纹的刻画细致写实。佛像面容所露出的亲切和善的微笑,显出其既有出世的超然与神圣,又有入世的情怀与亲近。肥东县的这尊铜佛像正具有以上这些特征。
肥东县在唐代时为淮南道庐州慎县,地处江淮之间水陆要冲,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这尊铜佛像背面明确纪年为“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正值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时代,国力处于上升期。特别是武则天崇尚佛教,最精致的铜佛像多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690—705)及其以后近百年里。肥东县这尊铜佛像铸造时间在武周之后的第六年,续其遗风,正是佛教发展及佛造像艺术的全盛时期。
此尊铜佛像背面铭文还明确提及此为“弥勒”佛造像。弥勒佛,也称弥勒菩萨、未来佛。随着弥勒经典的广泛传播,弥勒信仰在中国是先于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的信奉对象。早在公元4-5世纪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弥勒佛在民间即已普遍受到崇奉,大同云冈石窟中已有北魏时期的弥勒佛造像。唐代,弥勒形象不仅出现在石窟雕塑中,还以铜质、铜鎏金等造像大量涌现,是佛教造像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三国西晋时期,南方青瓷堆塑罐的肩部常出现人物、动物、佛像、龟趺碑等堆塑,这些龟趺碑上往往也有纪年、祈福等刻铭。因此,肥东县这尊唐代铜佛像背面龟趺碑样式,应当是继承了三国两晋以来南方佛教文化的传统。
总而言之,安徽地区唐代佛造像发现的较少,这件虽形体不大但有明确纪年的铜弥勒佛像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是了解和研究安徽佛教史的重要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