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书法
可观思想学术之递嬗,可察社会风习之迁变,这是“湖南学风:近百年湖南学风名人名家书法作品展”带给观众的普遍感受。此展正在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五楼展厅展出,将持续展出至8月30日。
8月10日下午3时,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的“近百年湖南学风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讲座”,将在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五楼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原主任王徽开讲“由湖湘地理人文,看湖南人的家国天下”。想了解近代湖湘学术、艺术的升隆捩转之秘,这个展览和讲座,是一个合适的途径。
从学风解读风气自创的湖湘性格
说到这个展览,就不得不提钱基博的著作《近百年湖南学风》,此次展览主题和前言均来自钱基博的这篇手稿。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德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
这段让湖南人气为之一振的话就出自《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有些人会陌生,他的儿子钱锺书名气更大。1938年,嘉定廖世承在湖南蓝田(今属涟源)创办国立师范学院,聘钱基博为国文系主任,钱基博欣然前往,在遍地烽火中坚守了七年之久。
钱基博在湘中,披阅百年以来湖湘诸学人典籍,以为“百年以还,欧化东渐。挠万物者莫疾乎风,君子以独立不惧。而习尚之所蒸,抑有开以必先”,遂写作了这部《近百年湖南学风》,上推周敦颐、王夫之两贤,次叙近世十七名湘籍学人: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鑫、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刘蓉、郭嵩焘、王闿运、阎镇珩、邹代钧、罗正钧、谭嗣同、蔡锷、章士钊,依年岁远近及学趣异同编列。
谭国斌收藏湖南籍名人书画已有20余年,最开始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四位湘军将领入手,随着关注范围扩大,郭嵩焘、陶澍、谭嗣同、章士钊、蔡锷等人的作品也相继收入,后来发展到只要与湖南有关的名人书画就行,收藏渐成体系。去年下半年,因偶然机会收入了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手稿。当拿到这部手稿时,谭国斌心中盘桓已久的湖南学术谱系瞬间激活,便决定举办这个展览。
在更广泛层面展现湖南学风发展脉络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标举学风,而不单言学术,其旨趣取向已明。事实上,其所评点的人物,都是有特殊选择的。按书中所言,宗旨就在于“新旧相劘,问学殊途,而要之以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志在于淑群,行不害违众,精神意趣,则无不同”。
钱基博此书,不重在裒录故旧,而重在表彰精神,如推崇周敦颐以乐易恬性和,王夫之以艰贞拄世变,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推崇魏源通经而欲致之用,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扶危定倾以效节于清,郭嵩焘、谭嗣同、章士钊变法维新以迄于革命,皆是人伦楷模,风声所树。
这次展览,同样紧扣“学风”,但所选人物不尽为钱基博一书所牢笼,从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郭嵩焘、李元度、曾国荃、王闿运、王先谦、何维朴、曾熙、谭嗣同,到齐白石、萧俊贤、黄兴、杨度、熊希龄、谭延闿、谭泽闿、蔡锷、章士钊等人,力求在更广泛的层面展现出近百年来湖南学风发展的脉络。
因此,看此次展览,就不单在看书法,也在观学术、察故实,于细微处可见一段近代史。
如曾国藩致郭嵩焘信札,计700余字。曾、郭同是晚清重臣。郭氏对曾国藩创建湘军出力尤多,曾居曾氏幕中,出谋划策、募捐筹饷,为曾氏得力助手。此札作于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其时湘军势力不断增强,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武装力量,引发朝中猜忌。加之由于湘军为地方武装,其军饷多为自筹,引起朝野物议纷纷,不断有人上书朝廷奏称曾氏中饱私囊、野心勃勃。札中大段文字述及募捐筹饷事,再三澄清此事。又提及因丁忧在家,无官印,例不得具公牍,引来诸多不便,故请郭氏胞弟昆焘经手协办部照。信札后半段主要述及儿女婚事等。信中涉及朝廷命官、湘军名将、地方士绅及其夫人、兄弟十余人,史料详实,即可证史又可补缺,加之曾氏言及目疾未愈,不能作寸(1寸=3.33厘米)以内字,故七百余字皆逾寸许,甚为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诸人,多不以书法家自居,而行笔有奇气,绝非今日所谓书法家之所能有,从中亦可睹时代之流转、风气之嬗变。诚如马宗霍在《霋岳楼笔谈数则》中评点其老师王闿运:“先生经术文章,照耀当世,书法其馀事耳。顾性喜抄书,日有恒课,自谓生平作字之多,今固无匹,古亦难俦。”并评价其书法:“故其行楷小书,虽似绝不经意,而古泽书气,醰乎有味,于书家外别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