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彩色的钻石大多是因为其内部本身所含有微量元素。无色钻由碳元素组成,所以看起来透明纯净,而有些钻石中的微量元素会占据部分碳元素的位置,便产生了体色——以黄钻为例,就是因为钻石内部的氮元素代替了碳元素,才会呈现黄色。
当然,例外也有不少。比如粉钻、红钻等,它们所呈现的色彩便是因为内部晶格发生扭曲而形成;再比如黑钻的颜色,既可能是由于矿物内含物导致,也有可能是被染色等等。
粉色钻石
从前,粉钻颜色的成因一度成谜,后经科学证据表明,天然粉钻的颜色是因其内部晶格发生扭曲而导致的。然而,由于极端的高温和压力造成晶格结构变形,高净度的纯粉色钻石可谓是“千金难求”。同时,因为天然粉色钻石的内部常含有结晶线,所以大多都有瑕疵。
红色钻石
就目前而言,关于红钻颜色的形成仍有疑问,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与晶体结构缺陷“脱不了干系”。诚然,红色钻石和粉色钻石的颜色有时确实容易混淆,呈现色彩的浓淡皆因晶体塑形变形产生缺陷的程度不同。
紫色钻石
紫色钻石的颜色是由氢元素导致的,不过具体成因依然不明。紫罗兰色的钻石十分美丽,但是很可惜,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纯紫色的钻石,即使有也仅仅是很小的颗粒。
蓝色钻石
蓝色钻石属于IIb型钻石,其色彩成因就是因为硼原子——即使只有碳原子十亿分之一的硼原子,也会让钻石呈现蓝色的色调。大家常见的IIb型钻石是蓝色到灰蓝色,在这种钻石的晶体结构中,所含的硼元素越多,蓝色就越深。
绿色钻石
GIA曾发布一篇文章,名为《天然绿色钻石:一道美丽的谜题》。可见,天然绿色钻石的色彩成因十分特别,和其他彩色钻石比起来称得上是“不一样的烟火”了。
天然的绿色钻石,其色彩是受到自然辐射而改变晶格结构而形成的,纯绿色钻石尤其稀有。大多数绿色钻石色调浅、色度低,颜色不明显且略带灰色或褐色,并且,其色彩多局限于表面,很少延伸到整块钻石。
黄色钻石
黄钻的形成,是由于当钻石中的氮原子取代了晶体中的某些碳原子时,钻石开始吸收蓝色和紫色光线,而呈现为黄色。
橙色钻石
微橙、微浅橙、浅橙、中彩橙、浓彩橙、艳彩橙和深彩橙
橙色钻石与黄钻一样,颜色的形成是受到内部碳晶体结构和氮元素的影响。
棕色钻石
棕色钻石虽然名气不大,但人气也不低。棕色与黄色相近,成色原因自然也和黄钻差不离——大多数的棕色钻石是在形成过程中曝光在氮中而形成了自己的颜色。
白色彩钻
可能大家会觉得疑惑,白色怎么能够被归为彩钻呢?事实上,小南在这里说的“白钻”可不是大家平时所指的无色钻,而是白色彩钻——乳白色的钻石。
白色彩钻的颜色成因和黑钻有些相似,都是由于内含物在“作祟”。白色彩钻内有极其密集的亚微观内含物,它们让穿透钻石的光线发生散射,于是钻石的正面外观便呈透明的乳白色。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氮元素在起作用,但事实上,这些亚微观内含物的本质并没有确切的解答。
灰色钻石
灰色钻石的颜色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大多含有很高的氢杂质元素而形成的。上面小南已经提到过,纯正的天然彩色钻石十分少见,大多数彩钻都会包含一种、两种甚至三种修饰色调,所以灰色调也常出现在蓝色与绿色等钻石中。
黑色钻石
大多数天然黑色钻石的颜色来自大量或微小的矿物内含物——如石墨、黄铁矿或赤铁矿,从而延伸到整颗宝石;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钻石有许多裂缝或裂缝,由于石墨化而染成黑色。无论是哪一种,这些内部特征的浓度都是造成着色的原因。
事实上,天然黑色钻石的实际体色可以从近无色到棕色或“橄榄绿色”,且通常是完全不透明的,拥有非常高的光泽感,正因为此,它们看起来几乎呈现金属般的外观。
变色钻石
和很多宝石一样,有些钻石也能够拥有变色效应,只是十分罕见。变色钻石的主色有四种:绿色、黄色、棕色和灰色,常见的辅色包括棕黄、灰黄、灰带黄、灰绿、棕绿等等。
目前,变色钻石的成因仍然没有科学上的解释,虽然已经有一些科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都没有受到完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