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介绍——野兽派先驱安德烈·德朗
http://www.socang.com   2019-07-25 14:54   来源:讲故事的翁老头

  安德烈·德朗,一位曾誉为“法国在世的最伟大的画家”,却被历史选择遗忘,之后又被贾科梅蒂认为是“最勇敢的人”。 作为现代绘画的创始人之一的安德烈·德朗,先后与马蒂斯、弗拉芒克开创野兽派绘画,与毕加索一道探索立体派。 但直到安德烈·德朗去世40年之后,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其举办回顾展,才被“记起”。

《海德公园一角》

  德朗早期的作品使用的是分段色块、快速的曲线和生硬的颜色,手法并不粗野,笔下的线条还算典雅,色彩也还和谐。他所采用的主要颜色是绿色、蓝色、以及从玫瑰红到深紫的所有紫色。在他的画中看不到相撞的笔触,看到的是精湛技巧的比例、色彩关系,不相混杂的色块线条,果断肯定不含糊。在创作中他主张秩序、朴实、有条不紊。在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中堆积了过多的回忆,汇聚了过多的思想。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在展览序言中提到了安德烈·德朗当时在法国的处境:“德朗,这位被看作法国新兴流派最出色的画家之一的艺术家,引领着艺术潮流,为后辈做出了典范。作为一位知名艺术家,他的作品被国外众多博物馆收藏,但在法国的博物馆中,却鲜能找到他的作品。”并表示,“德朗的作品具有古典的表现力,因为他除了向大师们学习,还积极接触法国古典学派,尤其是阿维尼翁学派,但他的作品中绝对不存在矫饰的古风痕迹。”

  安德烈·德朗1880年出生于法国沙东。19岁时结识了马蒂斯, 同年与23岁的弗拉芒克在巴黎去往服兵役的火车上相识,从此也成为弗拉芒克后来一生的挚友。在1900年,弗拉芒克与德朗合租了一间画室,由此开始了美术创作的生涯。在绘画上,德朗与弗拉芒克不同。他并不轻视传统,而是对博物馆的艺术始终情有独钟。他在野兽主义时期,曾热衷于强烈的色彩表现。他曾说:“色彩成了炸弹。它们必然会放射光芒。在其新鲜感中,任何东西都可能上升到真实之上”。

《科利尤尔景观》

  他把色彩视为绘画的灵魂,试图通过色彩“跳出再现的陷井”。然而其画风并不象弗拉芒克那样粗放,而是显得更加轻松和精致。当弗拉芒克偏爱暖色,热衷于朱红或铬黄与钴蓝或群青的对比时,德朗则喜欢上一种较为微妙和雅致的冷色调的色彩关系。他—的画上,一些紫红和暗粉红色,往往点缀在绿和蓝的冷色中,显得十分协调。那弯曲扭动的线条以及短促、断续的笔触,则轻快流畅,流露出精巧、典雅的意味。

《威斯敏斯特大桥》

  1905年和马蒂斯在法国南部一带旅行作画,深受马蒂斯影响,是野兽派的先驱者。这幅《威斯敏斯特大桥》,是他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时期的代表作。1906年3月,德朗在画家沃拉尔的怂恿下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敏斯特大桥》是其中之一。画面色彩都近于平涂,但明亮单纯。他曾自我表白地说,我们的目的是呈示愉悦,这种愉悦当然是来自我自身。只是德朗的画上的愉悦还不象马蒂斯的画那样充分,他总是有所控制。他的天性是节制、内向和恬静,还未脱尽学院派气息。

《滑铁卢大桥》

  滑铁卢大桥是德朗1906年画于伦敦的一组表现泰晤士河的作品,是其野兽派风格的最出色之作。伦敦的迷人景色使他心旷神怡,那些“产生在户外 的充满大白天阳光的形状”,勾起了他用色彩来表达其感受的强烈愿望。画的主题是从维多利亚筑堤看到的大桥。大桥用亮丽的蓝色水平线画在中间。点彩技术和各种纯色的使用使得画面具有大桥镶嵌在其中的效果。强烈的蓝色和亮丽的黄色的融合景象带来的冷色调,和伦敦由晴天突然变成小雨的天气相对应。

《渔港 科利乌尔》

  1910年之后,安德烈·德朗开始热衷于静物绘画。他游历欧洲各地,暂时疏远巴黎沙龙和画友。一战爆发,安德烈·德朗入伍从军,3年的军中生活,他只画了一些粉彩、素描和少量雕塑。德朗在接受立体主义影响的同时,还一度热中于非洲艺术。德朗首先发现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丰富和想像的浓郁;他还发现原始艺术、庞贝绘画、中世纪哥特艺术和文艺复兴初期大师们艺术的奥秘。他研究了古人艺术创造的秘诀,重新踏上他们所走过的路,运用传统创造现代艺术。大自然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博物馆中历代大师之作是他创作的模特。当毕加索与勃拉克在进行分析性立体主义时,他便毅然决然不再与毕加索联系。

  安德烈·德朗开创了20世纪初期革新性绘画的先驱者之一。他运用强烈的色彩大胆描绘出简洁化的绘画,为野兽派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是出色的舞台美术家和服装设计师。德兰的油画肖像和风景是由强烈明亮的对比色块组成的,他把一管管的油彩比喻为一支支炸药。虽然在立体主义阶段,他运用色彩较为克制,但从未像毕加索、布拉克那样忽视色彩的意义。哥特式时期的作品多为肖像画,具有坚实和单纯的特点。

《穿和服的马蒂斯夫人》

  安德烈·德朗曾表示:“我现在不再相信什么色彩组合了,只有精神才使作品活起来。”他抛弃了充满感官快感、狂野、光灿的风格,通过对色彩与形式表现的克制,强调作品的内在精神内涵的表现。他于1919年到1921年间曾写了一篇谈绘画的论文,被命名为《物画论》,文章中他提到艺术的精神本身。1935年,告老故里;1954年,在巴黎去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西方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