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传神的秦汉跽坐俑
http://www.socang.com   2019-07-18 16:03   来源:收藏快报 王国良/福建石狮

 

 

图1

  跽坐,即为席地双腿并拢跪坐,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坐式。先秦至汉代时期,我国尚未使用有一定高度的桌、椅、板凳,在社交场合,均须跽坐,否则被认为失礼。这种被今人看似并不怎么舒服的坐姿,却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一点,在考古出土的秦汉陶俑中,就有着真实的反映。

图2

图3

  1992年,陕西临潼上焦村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一件秦陶跽坐俑(图1)。该通泥质灰陶,高68厘米,作跽坐姿态,面目清秀,丝丝细发分两颞,梳至脑后挽成圆形发髻,身穿交襟长衣,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置于膝上。作品着力刻画了一个恭敬、负责的宫廷饲马者形象。其形态生动,逼真传神。 

  上世纪60年代,西安东郊汉文帝霸陵出土过一件西汉彩绘跪坐女陶俑(图2)。该俑高31.8厘米;造型上,席地而坐,头略前倾,面目清秀,形态恭顺。头发后梳于脑,后束垂髻,身穿交襟长衣,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笼袖置于膝上。施红黑彩,彩绘多已剥落。此俑人物形象把握准确生动,反映出汉代较高的雕塑艺术水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吴忠市关马湖汉墓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一件汉代跽坐陶俑(图3)。该俑高37.6、宽15.3厘米,俑体扁宽,中空,合模制成。头挽高髻,面部抹平,但轮廓清晰,五官痕迹尚能辨识。双膝跪地,双手在袖管内拱于胸前,臀压脚掌,呈跽坐姿。胸前有一未穿通的圆孔,似做插系物什之用。身着交领宽袖大袍,腰系带。背部平素,有几处简单衣褶痕迹。跽坐俑神情严肃、拘谨、沉静,腰身前倾,略显温顺谦恭之意。通体涂白粉为底,上彩绘,多已剥落。衣褶纹饰线条刻划简单。从考古发现推断,这种坐姿为汉代宫廷里一种标准坐姿。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坐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