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家画钟馗,你喜欢哪一幅?
http://www.socang.com   2019-07-15 11:21   来源:正广文化

  这幅《岁朝佳兆图》画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此前数年间,江浙、山东、江西、湖广、河南、四川等地连遭天灾。成化十六年(1480年),宿敌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亦思马因又南下骚扰大同,逼近京师。父皇被瓦剌部俘虏的经历,使得朱见深大为惊恐,急命保国公朱永及汪直、王越等率兵抵御。面对内地灾情不断,边防威胁迭起,朱见深在岁首画了这幅画,以表达祈祝“如意年年百事宜”的愿望。

纵59.7厘米,横35.5厘米

  画幅右上方有明宪宗朱见深御题:“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款署:“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钤“广运之宝”。

  图中画钟馗,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百事如意”。

  明代以前,悬挂钟馗像是年节时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用以驱鬼辟邪,至明清之交此风俗才渐渐移向端午,所以这幅“岁朝佳兆图”可以看作是一幅祈祥祝福的宫廷年画。此图作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画法老练,衣纹的勾描顿挫有力,人物的造型生动夸张,显示了这位皇帝画家的娴熟技能。

《钟馗伏虎图》(钟馗降福)清 华嵒

 

  华嵒(1682—1756),字秋岳,原字德嵩,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县人。二十二岁移居杭州,后频繁往返杭州、扬州数十年,以卖画为生。

  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人物画得于陈洪绶、王树谷、马和之、自成一种减笔画法。

  此幅《钟馗伏虎图》中,钟馗怒目冲天,威猛伏虎人物形象有所夸张而又不变形,线条似马和之的“兰叶描”,简练揉劲,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富有意境。

《钟馗夜游图》明 戴进

  此图款署:“西湖戴进”。钤“静庵”印。

  钟馗在众小鬼的拥抬下雪夜巡游的情景,四周山石披雪,草木萧瑟,透出阵阵寒意。

  神仙鬼怪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独立的一科,与人物鸟兽的生动写实不同,神鬼的形象来自人们的想象,画家则赋予这种本不存在的事物以可信的图形。

纵190厘米,横120.4厘米

  此图运用“钉头鼠尾”描法,线条劲健,顿挫有力。众鬼面目狰狞,形容猥琐,而钟馗目光犀利,有威严镇慑之态。背景大面积以淡墨渲染,突出夜色,并且衬托出山石积雪的状态。

《钟馗》现代 徐悲鸿

  根据本画题款可知,此画是1938年6月2日端午节在重庆沙坪坝所作。

  根据徐伯阳、金山合编的《徐悲鸿年谱》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开始搬往重庆,11月中央大学美术系在重庆复课。1938年1月13日,徐悲鸿住进中大宿舍。

  画中钟馗头戴官帽,身着官袍,脚踩黑靴,腰佩宝剑,侧身回望。

  右侧的小鬼头顶果盘,手提酒壶,其矮小猥琐、低眉顺眼与钟馗的昂首挺立、高大刚毅构成强烈的对比。

  钟馗之造型生动逼真,比例适度,神态饱满,尤其是面部的刻画,枣红色的面庞上,浓眉大眼,宽口阔鼻,

  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悲愤难忍,这一时期钟馗图常见于徐悲鸿的笔下,此画根据题款可知是作于端午节,传统习俗这天是要挂钟馗或者画钟馗以驱鬼辟邪。

  徐悲鸿此时作此钟馗图,或是借作品聊舒忧愤,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钟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