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书法家:张国英艺术赏析
http://www.socang.com   2019-06-27 17:30   来源:yahoo-bj.cn

【艺术简介】

 

  张国英,1952年生于济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曾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济南市政协社会文教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七岁起在其父张立朝先生指教下学习书法,始由唐楷入手,后上追秦汉魏晋诸碑帖,法古鉴今,取长弥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73年起参加国内外各种重大书法展览及赛事,至1989年底共获奖三十余次。1993年应台湾书画教育学会邀请,在台北、花莲、彰化等地举办《张国英书法展》,并在几所院校举行书法艺术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好评。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中国书法家张国英专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书法作品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草书泉城赋》。其作品作为政府礼品多次赠与国外友好城市及国际友人,传略收入近百部辞书,部分题字及作品被名胜景点选入刻石碑林,并被国内外几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杜甫诗 望岳 45cm×32cm 作于1996年

 

专访张国英:书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始于矛盾、归于和谐

支景阳

  佛山下、竹园边,平屋内、桌几前,热情好客的张国英接待完几拨访客后,将我们引入落座,简短寒暄后便开始将我们慢慢引入他那令人痴醉的书法艺术世界里,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是书艺普及,又是文化熏陶,至于此,绝不止于此。

隶书横幅 张志和渔歌子

 

一、书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谈起书法研习历程,严父是其最深的记忆。张国英生于书法世家,兄妹7人,其父张立朝见张国英从小聪慧过人,便令其自7岁开始练习书法,一天一篇大仿,那时候张父很严格,若是没完成大仿任务,即使晚上睡下了,也要将其从被窝中拉起继续完成。一本《玄秘塔》、一本《麻姑仙坛记》,他整整临了10年,在严父的苛求下,他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功底,培植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到上初中时,他对书法已十分的着迷,每天不写就难以入睡,此后,他又上追秦、汉、魏、晋时期的多种碑贴,法古鉴今,以学古而自出新意的灵智进入真、草、隶、篆各个领域,竟然均达到了挥运自如的境界。

隶书高适诗 醉后赠张九旭

  对于书艺的认识水平往往决定了书者的能力水平。他认为,书法是抽象的艺术,不同于绘画的具象艺术,比较枯燥、寂寞,要先培养兴趣,然后自己一点一点钻研。书法还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是基础,哲学是方法,美学是标准。首先要把书法的脉络整理清楚,只有对书法史精准了解,才能理解书法中的高深奥妙。其次,书法艺术为什么能出味出品,是与书者个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的,书法是从书者心中流露出来的,与其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所以说书法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经历跟审美观不一样,呈现出书法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写书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书法技法掌握往往很简单,多练习就会对技法的运用自如,但是要想写出书者所想表达的作品却是很难,这就跟他的阅历、审美观、环境等因素有关了。他举例道,像苏东坡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楷书、隶书很难写出这首词的气势来,只有草书才能表现出那种磅礴的气势,因为书体跟辞赋是相得宜彰的。所以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得先把内容把握住,内容决定形式,只有把内容拿捏准确,才能赋予内容一个更为深刻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张国英通过多年创作培养的一种创作态度。

隶书斗方 大象无形

 

二、书法艺术始于矛盾、归于和谐

  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张国英认为,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简单的说,白纸黑字就是矛盾,在写书法的过程中字体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用笔的干湿、行笔的快慢、字形的开合等这都是矛盾。但是,这些矛盾都应该统一在书者的审美的前提下。对书法的审美首先是和谐。人们通过两千多年对书法的认识,在观赏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都是拟人化了,但是传统的审美观念就是均衡,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用儒学来讲就是讲究中和。在创作书法作品的时候有三个要求:章法、结构、用笔,这三个要求最后都归到章法上来,章法就是看这作品和谐不和谐,老百姓看就是舒服不舒服,这种和谐、舒服才是美的最高境界。当然局部可以打破常规,但是整体要均衡,在创作书法的过程中把章法、结构、用笔的规律把握住,再通过书者的认识和对内容的拿捏,创作出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有看头了。好的作品就是在一篇作品中不断的制造矛盾,再解决矛盾,并使其统一协调起来。就如同太极图一样,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怎么看都是非常和谐完美的。写字也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让人看了舒服,给人带来愉悦与回味,这才是书法作品的生命力。他认为,艺术是多样性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但是中国书法的主流还是依据传统的审美观来评价作品的高低,有些作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挺时髦,但是时髦往往紧跟着就是淘汰。书法就是无声的音乐,它通过阴阳顿挫、快慢张合等多种形式来,使其丰富起来、律动起来,这其中力透的不是技法而是素养。

草书横幅 王维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三、书法艺术让群众欣赏、为大众服务

  书法艺术是高雅文化,还是群众文化;是收之藏之,还是为大众服务。答案的选择彰显截然不同书法价值观。张国英认为,现有很多书法理论方面的书都太深奥不易理解,把书法变成玄学,让人们避而远之。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都是让人们欣赏的,是要为大众服务的。但是现在书法作品拍卖市场有一种乱象,它体现的不是真实的艺术价值,这种怪现象值得深思。作为艺术来讲,要普及就要让大家都知道它、都能喜欢它,因为只要喜欢上这门艺术,审美观提高了,精神生活也有寄托了,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大众的文化、文明素养。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现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毛笔书法课,说明人们开始重视培养传统文化素养了。为此,他准备结合多年书艺所悟,策划撰写书法理论书籍,籍此开展书法知识普及,让更多的人们喜欢书法、了解书法、研习书法,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一个中国梦、小康梦,他认为,要实现中国梦,不能单单依靠经济的崛起,同时还要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只有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同时崛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大国。

草书中堂 程顥诗 偶成

草书中堂 王允榛诗 北湖泛舟 137cm×80cm 作于2015年

行草唐诗二首(司空曙、张籍)

行草中堂,高适诗 醉后赠张九旭

行草竖幅 立身诚是本,处世孝为先

四尺竖幅 修身秉正和为贵,作事持诚实在先 137cm×70cm 作于2016年

楷书李白诗 90cm×45cm 作于2001年

篆书 康有为论书绝句 90cm×45cm 作于2001年

行书 思贤向善 笃信持诚

扇面 庾信诗 重别周尚书

扇面 岁寒知松柏

草书扇面张志和 渔歌子

草书李白诗 对酒不觉暝

李白诗 山中问答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张国英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