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商周青铜礼器中的鼎和簋
http://www.socang.com   2019-06-27 09:39   来源:收藏快报 李笙清/湖北武汉

 

 

图1 商晚期涡纹青铜鼎

  青铜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其中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不仅是一般的日常器具,很多还是用于祭天和各种礼仪活动的礼器,从保留至今的商周青铜器可以看出,祭天所用的青铜礼器主要有鼎、簋、壶、敦、盘、匜,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这些器物中,鼎与簋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组合,代表着王室贵族的等级与权力,用于祭祀天地和宴飨。

图2 西周“杞伯”青铜簋

  商晚期涡纹青铜鼎(图1),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武汉市新洲区笔架山,高26、口径20.8厘米,圆体,侈口,立耳,鼓腹,圆底,柱足。青铜鼎是中华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重器,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的神器和礼器,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标志,亦是统治者祭祀天地的最重要的祭器。一般三足两耳,盛行于商、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饪食器,作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锅,后来被商周统治者用以“别上下,明贵贱”,发展成为权力象征的礼仪重器。传说大禹治水后,划天下为九州,搜集天下青铜铸成九鼎,每个鼎代表一州,象征国家政权。何休《公羊·桓公二年传》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七。”可见古代统治阶层对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雄心壮志的楚庄王曾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轻重,留下“问鼎中原”之说。这件青铜鼎的外壁腹部饰夔龙纹间涡纹一周。内壁铭文“戈”字,又称“戈鼎”。涡纹为火纹,这种纹饰常装饰在鼎、簋的腹部。 

  西周“杞伯”青铜簋(图2),高24.5、口径40厘米。色绿中带红。圆体,由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弇口,兽首耳,鼓腹,圈足下有三只兽形足。器物造型庄重浑厚,盖面隆起,口外侈,呈喇叭形,顶有圈形捉手。盖缘及器口沿各饰一圈窃曲纹,腹部饰瓦纹,圈足饰一周鳞纹。簋的腹底部与盖内有相同铭文:“杞伯每办做邾曹宝殷子子孙孙永宝共享”,共三行十七字。商周时期,在祭祀与宴飨中,有着严格的列鼎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二簋。这件“杞伯”青铜簋距今已有2700余年,属西周晚期。整件器物器型精美,其内容记载的是杞伯嫁女到邾国的史实,此簋即为杞伯为女儿准备的媵器嫁妆。周代王室、诸侯及其他贵族的女子出嫁时,其父母兄长等要为该女子铸造青铜器(及媵器),供该女子在夫家作祭祀用器或生活用器。铸造时,要在这些青铜器上铭刻文字,记下作器者身份称谓、出嫁女的称谓、所铸器的器类名称以及祝福的话语。 

  杞国是我国历史上自夏至战国初存在的一个诸侯国,周天子始封为公爵,后来降为伯爵,封地初在杞地(今河南杞县一带),后因战乱而先后迁徙至山东的藤县、新泰、宁阳、缘陵等地,公元前445年亡于楚国。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杞人忧天传说,即是发生在杞国的故事,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伯名每亡,是周朝诸侯国杞国的国君,其在位时间不详,各史书也未见记载。他之所以被后人所知,是因为后来出土的一批青铜器上面,铭文记载了“杞伯每……”等字样。邾国亦称邾子国,国君为曹姓,子爵,封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境内,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杞伯和邾国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按周朝列鼎制度,可享用七鼎六簋,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重要祭祀、宴飨礼器,不但存在于君王、士大夫的祭祀活动中,在王公贵族之间也是可以流动的,这件青铜簋即是杞伯给女儿陪嫁的嫁妆中最尊贵的礼器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