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谷仓罐作为一种冥器,代表了古人仓满廪实的美好愿望。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东晋以后少见,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为当时的随葬用品。东吴、西晋时又称谷仓、丧葬罐、魂瓶、堆塑罐等,形状如坛,下部为罐形,上部用堆贴与捏塑相结合的手法,堆塑出楼阁、人物、鸟雀、走兽、亭阙和佛像等形象。其目的在于“所堆之物,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器物用来随葬,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反映了汉代以来事死如生的葬俗。
图2
图3
图4
制瓷技术的发展为堆塑复杂的谷仓罐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堆塑内容主要表现为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栩栩如生,自然生动。东汉以后,随着封建割据和庄园经济的发展,豪强地主的宅院建筑愈来愈具有封建坞堡的性质,谷仓罐就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两晋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一个侧面,同时谷仓罐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制瓷工艺在成型技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至两晋时期,谷仓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瓷器,成为当时成型最复杂、装饰手法和内容最丰富的一种明器。
东汉青釉堆塑五联瓷罐(图1):通高46.5、口径6.4、底径16.5厘米。五联罐主体为三节葫芦形。其上腹为两节葫芦形,周围堆塑四个小罐。束腰处塑贴熊、龟和蜥蜴等。下腹有4道弦纹,胫部渐收,平底。
关于五联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商周末年,伯夷叔齐兄弟,立誓不做周臣、不食周粟,最终双双饿死。家乡父老将两人遗体安葬时特地把“五谷袋”等放入墓中,以抚慰亡魂。王肃《丧服要记》也有“五谷囊者,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栗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的记载。
考古资料也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有把谷物、鱼肉等装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至商周已成为传统。大约到秦汉,这种专供魂食的粮缶、五谷袋发展成仿制实物特制的“陶谷仓”,几乎所有已发掘的汉墓中,都有“陶谷仓”出土。有的陶仓制作精美,造型复杂,并且还有少量的人物、禽兽等捏塑、堆塑,这为堆塑性魂瓶的出现开启了先河。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中间罐增大,附属四罐缩小,罐肩和上腹部堆塑发展成人物、楼阁、飞鸟、走兽等,装饰日渐繁复,到了西晋演变成谷仓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国青釉堆塑谷仓罐(图2):通高46.4、口径11.3、底径13.5厘米。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图3),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飞”“鹿”“句”“五种”等字样。胎体呈灰白色,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堆塑群有起有伏,形象细腻生动。该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晋青釉堆塑谷仓罐(图4):通高42、腹围72、底径15厘米。谷仓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两层楼阁加堆塑装饰。上层中间立一楼阁,四角各立一阙,四面各有一跪俑;下层四角亦各有一阙,两面各有一牌坊,另两面各有两跪俑。下半部为一罐,腹部塑贴三组骑兽人和三组舞俑。灰白色胎,胎质细腻,施青釉不及底,釉色柔和滋润。在制作工艺上运用拉坯、拍片、模印、捏塑、镂雕等多种技法,技术水平高超。
堆塑谷仓罐是研究古时丧葬习俗、制瓷工艺、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的珍贵实物资料,它不仅仅是一件明器,同时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美术品。